捉贼捉赃

成语拼音

zhuō zéi zhuō zāng

捉贼捉赃成语解释

比喻处理是非的事,要以事实为根据。

典故出处

宋·胡太初《昼帘绪论·治狱》谚曰‘捉贼捉脏,捉捉双。’此虽俚言,极为有道。”

成语典故

捉贼捉赃,捉奸见双。又无证见,如何断得他罪。★明·冯梦龙《古今小说》卷三十五

成语造句

警察办案一向严谨,讲究捉贼捉赃,不会仅凭猜测就给人定罪。

成语故事

在古代的一个小镇上,生活平静而安宁。然而,近日来,镇里却发生了一系列离奇的盗窃事件,让居民们人心惶惶。 镇里有一位富有的商人,名叫李福。他经营着一家颇具规模的绸缎庄,生意兴隆。一天清晨,李福如往常一样来到店铺准备营业,却惊愕地发现店内的一些珍贵绸缎不翼而飞,损失惨重。他怒不可遏,立刻报了官。 负责此案的是县衙的捕头王猛。王猛为人正直,办事干练,他决心一定要将这可恶的盗贼捉拿归案,还小镇一个安宁。 经过一番调查,王猛发现最近镇上来了一个行踪诡秘的陌生人,名叫张三。此人没有正当的营生,却每日在镇里游荡,形迹十分可疑。王猛便派人暗中监视张三的一举一动。 没过几日,又有一户人家遭了贼,丢失了不少财物。而就在这户人家被盗的当晚,监视张三的差役发现他深夜出门,行色匆匆。王猛觉得张三嫌疑重大,决定对他进行抓捕。 然而,当张三被带到县衙时,他却矢口否认自己与盗窃案有关,坚称自己是被冤枉的。王猛深知,若要让张三认罪,必须要有确凿的证据,正所谓捉贼捉赃。 于是,王猛带领手下对张三的住处进行了仔细搜查。终于,在张三的床底下发现了一个暗格,里面藏着部分被盗的财物。面对这些赃物,张三再也无法狡辩,只得低头认罪。 在古代的律法中,对于盗窃这样的罪行,向来是严惩不贷。《唐律疏议》中就有明确的规定,盗窃财物达到一定数额者,将受到严厉的刑罚。而王猛正是依据律法,将张三绳之以法,为镇里的百姓讨回了公道。 经此一事,小镇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而王猛“捉贼捉赃”的办案方式,也成为了当地百姓口中的美谈,传颂至今。它告诫着后人,在处理问题时,要有真凭实据,不可仅凭猜测和怀疑,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公正公平,令人信服。

捉贼捉赃-成语图片

捉贼捉赃成语图片

其他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