酌古御今

成语拼音

zhuó gǔ yù jīn

酌古御今成语解释

指择古之善者以为治今的借鉴。

典故出处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奏启》强志足以成务,博见足以穷理,酌古御今,治繁总要,此其体也。”

成语典故

成语造句

我们在面对当下的问题时,应当多借鉴历史经验,如此方能做到酌古御今,找到最恰当的解决办法。

成语故事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智慧的光芒闪耀至今,指引着后人前行的道路。而“酌古御今”这一理念,便是其中璀璨的一颗明珠。 让我们把目光回溯到汉朝时期。那时,有一位名叫董仲舒的大儒。他精通儒家经典,对古代的治国方略和历史经验有着深入的研究。 当时的汉朝,经过多年的战乱,社会动荡,民生凋敝。汉武帝即位后,决心励精图治,重振大汉雄风。他广纳贤才,寻求治国良策。董仲舒应召入朝,向汉武帝阐述自己的见解。 董仲舒深知,古代的王朝兴衰都有着深刻的原因和教训。他对夏、商、周三代的政治制度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了各个朝代的得失。他认为,古代的圣王们之所以能够治理好国家,是因为他们遵循了天道和人道的规律,推行了仁政,重视了百姓的生计。 而如今的汉朝,要想实现长治久安,就必须从古代的经验中汲取智慧,结合当下的实际情况,制定出适合的政策。于是,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他认为儒家的思想强调君臣父子的伦理道德,提倡仁政爱民,可以为汉朝的统治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 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开始推行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他减轻百姓的赋税和徭役,鼓励农业生产,加强中央集权,整顿吏治。这些政策的实施,使得汉朝的经济逐渐恢复,社会秩序稳定,国力日益强盛。 董仲舒的“酌古御今”之策,为汉朝的繁荣奠定了基础。他通过对古代历史的研究和总结,为当代的治理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正如《诗经》中所说:“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意思是殷商的教训并不遥远,就在夏桀的时代。我们应当从历史中吸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 在后世的历史中,“酌古御今”的理念也被许多有识之士所推崇和运用。唐太宗李世民常以隋亡为鉴,虚心纳谏,轻徭薄赋,开创了“贞观之治”;宋神宗时期,王安石变法,也是在研究古代变法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宋朝的实际情况进行的改革尝试。 总之,“酌古御今”这一成语所蕴含的智慧,提醒着我们要善于从历史中汲取营养,以古人之经验,应对今时之挑战,从而推动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时代的浪潮中,稳稳地驾驭着前进的方向,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酌古御今-成语图片

酌古御今成语图片

其他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