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命清高

成语拼音

zì mìng qīng gāo

自命清高成语解释

命认为。自以自为清高。

典故出处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还自命清高,反说富贵的是俗人。”

成语典故

成语造句

他总是不屑与身边的人交流,认为别人都不如自己,这种自命清高的态度让他失去了很多朋友。

成语故事

在古代,有一个名叫李逸的书生。他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自幼聪慧过人,饱读诗书,才华横溢。 李逸成年后,便踏上了科举之路,希望能够金榜题名,一展抱负。然而,命运却似乎与他开了个玩笑,他屡次名落孙山。这让原本心高气傲的他备受打击,开始对科举制度产生了不满和质疑。 李逸回到家乡,整日把自己关在书房里,不再与外界往来。他觉得周围的人都太过庸俗,无法理解他的才华和理想。渐渐地,他变得自命清高起来,认为自己的学识和见解远超常人,不屑与那些凡夫俗子交流。 有一天,村里举行了一场诗词大会,邀请了众多文人雅士参加。大家都希望李逸能够出席,一展风采。可是,李逸却冷冷地拒绝了,他说:“与你们这些才疏学浅之辈相聚,不过是浪费我的时间罢了。”众人听了,都对他的傲慢感到不满。 不久之后,村里来了一位游历四方的学者。这位学者知识渊博,品德高尚,深受村民们的尊敬。学者听闻了李逸的事情,便决定去拜访他。李逸见到学者,依然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学者并没有生气,而是与他谈论起了古今文学、治国之道。李逸一开始还能应对自如,但随着话题的深入,他渐渐发现自己的见识竟如此狭隘。 学者语重心长地对李逸说:“学问之道,在于博采众长,虚怀若谷。切不可自命清高,否则只会固步自封,难以进步。”李逸听后,陷入了沉思。 回顾历史,多少文人墨客因自命清高而迷失自我。比如三国时期的祢衡,才华横溢却狂妄自大,最终落得个悲惨下场。李逸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从此改变了态度,放下了高傲的姿态,虚心向他人请教。经过多年的努力,他终于在科举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自命清高往往会让人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只有保持谦逊,不断学习,才能不断进步,成就一番事业。

自命清高-成语图片

自命清高成语图片

其他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