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作聪明

成语拼音

zì zuò cōng míng

自作聪明成语解释

自以为聪明而乱作主张。指过高地估计自己,主观地办事。

典故出处

《尚书·蔡仲之命》无作聪明,乱旧章。”宋·洪迈《容斋随笔》卷十四严州分水县,故额草书‘分’字,县令自作聪明者,谓草体非宜,自真书三字刻而立之。”

成语典故

成语造句

他总觉得自己能轻松解决问题,不听取他人意见,结果弄巧成拙,这才明白之前的行为是自作聪明。

成语故事

在古代的一个小镇上,生活着一个名叫张三的年轻人。张三头脑灵活,自小就觉得自己比旁人聪慧,常常凭借着一些小聪明解决问题,也因此在小镇上小有名气。 有一年,小镇遭遇了旱灾,庄稼颗粒无收,百姓们生活困苦。县令为了缓解灾情,决定开仓放粮,救济灾民。张三听闻这个消息后,便动起了歪脑筋。 他跑到县衙,对县令说:“大人,放粮之事虽善,但其中恐有弊端。不如让灾民们先登记姓名,再按户发放粮食,这样可以避免有人冒领。”县令觉得张三的提议有几分道理,便采纳了。 然而,张三却另有打算。他提前让自己的亲戚朋友虚报姓名,准备多领一份粮食。放粮那天,张三自以为计划天衣无缝,得意洋洋地站在队伍中。 可是,县令早就察觉到了其中的猫腻。原来,县令在听取了张三的建议后,又多了个心眼,派人暗中调查。当张三和他的那些亲戚朋友前来领粮时,县令当场揭穿了他们的阴谋。 张三原本以为自己聪明绝顶,能够瞒天过海,却没想到最终聪明反被聪明误。百姓们对张三的行为纷纷指责,他在小镇上名誉扫地。 正如《红楼梦》中所说:“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张三自作聪明,妄图通过不正当的手段获取利益,最终却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这个故事也警示着后人,做人做事应当脚踏实地,切莫自作聪明,否则往往会自食恶果。

自作聪明-成语图片

自作聪明成语图片

其他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