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贻伊咎

成语拼音

zì yí yī jiù

自贻伊咎成语解释

指自己招来过错。

典故出处

唐·刘知幾《史通·疑古》欲因循故事,坐膺天禄,其事不成,自贻伊咎。”

成语典故

况杜亚薄知经籍,素懵文辞,李翰虽以辞藻擢第,不以书判擅名,不慎举人,自贻伊咎。★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无名子谤议》

成语造句

他行事冲动鲁莽,从不考虑后果,最终落得这般田地,完全是自贻伊咎。

成语故事

在古代的某个朝代,有一位名叫赵成的官员。赵成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但他自幼聪慧,勤奋好学,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和才华,通过科举考试步入了仕途。 初入官场时,赵成怀揣着一颗为百姓谋福祉、为国家尽忠心的赤诚之心。他兢兢业业,办事公正,很快便得到了上司的赏识和百姓的爱戴。然而,随着职位的不断升迁,权力的逐渐增大,赵成的心态开始发生了变化。 他开始沉迷于权力带来的虚荣和享受,不再像从前那样倾听百姓的呼声,关心民生疾苦。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和权力,赵成不择手段地打压异己,甚至不惜诬陷忠良。他与一些贪污腐败的官员勾结在一起,大肆搜刮民脂民膏,使得百姓生活苦不堪言。 有一次,朝廷决定开展一项重大的水利工程,旨在改善农田灌溉,增加粮食产量。这本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好事,然而赵成却看到了其中的巨大利益。他暗中与负责工程的官员勾结,虚报工程费用,偷工减料,从中牟取了巨额的财富。结果,工程竣工后不久,因为质量问题,一场暴雨引发了洪水,冲毁了大量的农田和房屋,百姓们遭受了巨大的损失。 面对百姓的苦难和朝廷的问责,赵成不仅没有丝毫的愧疚和自责,反而试图推卸责任,将过错归咎于他人。然而,正义终究不会缺席。朝廷派遣了一位清正廉洁、刚正不阿的官员前来调查此事。经过一番深入的调查和审讯,赵成的罪行终于被揭露无遗。 最终,赵成被革职查办,家产被没收,全家被流放。他曾经所追求的权力和财富瞬间化为乌有,只留下了千古的骂名。 赵成的故事令人深思。他原本有着光明的前途和良好的声誉,却因为贪婪和自私,最终自毁前程,自贻伊咎。正如古人云:“多行不义必自毙。”一个人如果不能坚守正道,为了一己私利而不择手段,终究会为自己的行为付出沉重的代价。

自贻伊咎-成语图片

自贻伊咎

其他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