畏首畏尾
成语拼音
- wèi shǒu wèi wěi
畏首畏尾成语解释
- 畏:怕,惧。前也怕,后也怕。比喻做事胆子小,顾虑多。
典故出处
- 《左传·文公十七年》:“畏首畏尾,身其余几?”
成语典故
- 晋灵公11年(公元前610年),晋灵公在扈(hù)和一些诸侯会盟。郑穆公想参加这一盛会,主盟人晋灵公却拒绝和郑公相见,原因是晋公认为郑国和楚国勾结,对晋国怀有二心。郑国的大臣子家派信使去晋国,给执政大夫赵盾(赵国国君的先人)捎去一封信,信中说,郑穆公即位以来和晋国一直是友好的,即使面对楚国强大的压力,也从来不敢对晋国三心二意。信中还反驳了晋君对郑国的无理指责,接着用强硬的口气说:古人有言说:畏首畏尾,身其余几(怕头怕尾,剩下来的身子还有多少)?又说:鹿死不择音(鹿到临死前顾不上发出好听的鸣声)。小国事奉大国,如果大国以德相待,那它就会像人一样恭顺……信中接着说:如果大国待之非礼,小国就会像鹿一样铤而走险,哪儿还能顾得上有所选择?贵国的命令没有标准,我们也知道面临灭亡了,只好准备派出敝国的士兵严阵以待。今后,到底该怎么办,就听恁您的命令吧。赵盾看信中言之有理,劝晋灵公收回拒绝郑穆公参加会盟的成命。这段故事产生了畏首畏尾和铤而走险两个成语。
成语造句
- 他在做决定的时候总是犹豫不决,畏首畏尾,结果错失了很多好机会。
成语故事
- 春秋时期,有一个名叫申无畏的人。他是楚国的大臣,为人忠诚且有智慧。
当时,楚国的国君想要攻打郑国,便派申无畏去出使齐国,让齐国也一起参与这场战争。申无畏深知此去齐国路途遥远,且充满了未知的风险,但他还是义无反顾地踏上了旅程。
在经过宋国的时候,按照当时的礼节,使者应该向宋国借道。可是,申无畏却没有这样做,他直接穿过了宋国的领土。宋国的太宰华元得知后,非常生气,他觉得申无畏这是对宋国的不尊重和蔑视。
华元派人拦住了申无畏,质问他为何不借道就擅自通过宋国。申无畏却不以为然地回答道:“我是奉了楚王的命令去出使齐国,时间紧迫,来不及借道。”华元听了更加愤怒,他觉得申无畏这是在找借口,于是下令将申无畏处死。
消息传到楚国,楚王大怒,他立刻决定出兵攻打宋国。楚国的大臣们纷纷劝谏楚王,说攻打宋国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因为宋国的实力不容小觑,而且战争会给楚国带来巨大的损失。然而,楚王此时已经被愤怒冲昏了头脑,根本听不进去大臣们的劝谏,他坚持要出兵攻打宋国。
楚国的军队浩浩荡荡地向宋国进发,宋国也积极备战,双方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战争。在战争中,楚国虽然一开始占据了优势,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楚国的军队也逐渐疲惫不堪。
这时,楚国的一位将领对楚王说:“大王,我们现在已经陷入了困境,继续打下去恐怕对我们不利。我们应该尽快撤军,以免遭受更大的损失。”楚王听了,心中犹豫不决。他既不想放弃攻打宋国,又担心继续打下去会真的失败。
就在楚王畏首畏尾、举棋不定的时候,宋国的军队趁机发动了反击,楚国的军队顿时阵脚大乱,最终不得不狼狈撤军。
这场战争让楚国遭受了巨大的损失,也让楚王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他后悔当初没有听大臣们的劝谏,过于冲动地决定攻打宋国。从此以后,楚王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变得更加谨慎和理智。
而“畏首畏尾”这个成语也由此流传开来,用来形容那些做事顾虑重重,前怕狼后怕虎,缺乏果断和勇气的人。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在面对重要的决策时,我们不能被情绪左右,而应该保持冷静和理智,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做出明智的选择。同时,我们也要有勇气去承担决策带来的后果,不能因为害怕失败而犹豫不决,否则最终可能会错失良机,导致更加糟糕的结果。
畏首畏尾-成语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