畏首畏尾
成語拼音
- wèi shǒu wèi wěi
畏首畏尾成語解釋
- 畏:怕,懼。前也怕,後也怕。比喻做事膽子小,顧慮多。
典故出處
- 《左傳·文公十七年》:“畏首畏尾,身其餘幾?”
成語典故
- 晉靈公11年(公元前610年),晉靈公在扈(hù)和一些諸侯會盟。鄭穆公想參加這一盛會,主盟人晉靈公卻拒絕和鄭公相見,原因是晉公認爲鄭國和楚國勾結,對晉國懷有二心。鄭國的大臣子家派信使去晉國,給執政大夫趙盾(趙國國君的先人)捎去一封信,信中說,鄭穆公即位以來和晉國一直是友好的,即使面對楚國強大的壓力,也從來不敢對晉國三心二意。信中還反駁了晉君對鄭國的無理指責,接着用強硬的口氣說:古人有言說:畏首畏尾,身其餘幾(怕頭怕尾,剩下來的身子還有多少)?又說:鹿死不擇音(鹿到臨死前顧不上發出好聽的鳴聲)。小國事奉大國,如果大國以德相待,那它就會像人一樣恭順……信中接着說:如果大國待之非禮,小國就會像鹿一樣鋌而走險,哪兒還能顧得上有所選擇?貴國的命令沒有標準,我們也知道面臨滅亡了,只好準備派出敝國的士兵嚴陣以待。今後,到底該怎麼辦,就聽恁您的命令吧。趙盾看信中言之有理,勸晉靈公收回拒絕鄭穆公參加會盟的成命。這段故事產生了畏首畏尾和鋌而走險兩個成語。
成語造句
- 他在做決定的時候總是猶豫不決,畏首畏尾,結果錯失了很多好機會。
成語故事
- 春秋時期,有一個名叫申無畏的人。他是楚國的大臣,爲人忠誠且有智慧。
當時,楚國的國君想要攻打鄭國,便派申無畏去出使齊國,讓齊國也一起參與這場戰爭。申無畏深知此去齊國路途遙遠,且充滿了未知的風險,但他還是義無反顧地踏上了旅程。
在經過宋國的時候,按照當時的禮節,使者應該向宋國借道。可是,申無畏卻沒有這樣做,他直接穿過了宋國的領土。宋國的太宰華元得知後,非常生氣,他覺得申無畏這是對宋國的不尊重和蔑視。
華元派人攔住了申無畏,質問他爲何不借道就擅自通過宋國。申無畏卻不以爲然地回答道:“我是奉了楚王的命令去出使齊國,時間緊迫,來不及借道。”華元聽了更加憤怒,他覺得申無畏這是在找藉口,於是下令將申無畏處死。
消息傳到楚國,楚王大怒,他立刻決定出兵攻打宋國。楚國的大臣們紛紛勸諫楚王,說攻打宋國並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因爲宋國的實力不容小覷,而且戰爭會給楚國帶來巨大的損失。然而,楚王此時已經被憤怒衝昏了頭腦,根本聽不進去大臣們的勸諫,他堅持要出兵攻打宋國。
楚國的軍隊浩浩蕩蕩地向宋國進發,宋國也積極備戰,雙方展開了一場激烈的戰爭。在戰爭中,楚國雖然一開始佔據了優勢,但隨着時間的推移,楚國的軍隊也逐漸疲憊不堪。
這時,楚國的一位將領對楚王說:“大王,我們現在已經陷入了困境,繼續打下去恐怕對我們不利。我們應該儘快撤軍,以免遭受更大的損失。”楚王聽了,心中猶豫不決。他既不想放棄攻打宋國,又擔心繼續打下去會真的失敗。
就在楚王畏首畏尾、舉棋不定的時候,宋國的軍隊趁機發動了反擊,楚國的軍隊頓時陣腳大亂,最終不得不狼狽撤軍。
這場戰爭讓楚國遭受了巨大的損失,也讓楚王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他後悔當初沒有聽大臣們的勸諫,過於衝動地決定攻打宋國。從此以後,楚王開始反思自己的行爲,變得更加謹慎和理智。
而“畏首畏尾”這個成語也由此流傳開來,用來形容那些做事顧慮重重,前怕狼後怕虎,缺乏果斷和勇氣的人。這個故事也告訴我們,在面對重要的決策時,我們不能被情緒左右,而應該保持冷靜和理智,充分考慮各種因素,做出明智的選擇。同時,我們也要有勇氣去承擔決策帶來的後果,不能因爲害怕失敗而猶豫不決,否則最終可能會錯失良機,導致更加糟糕的結果。
畏首畏尾-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