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过则喜
成语拼音
- wén guò zé xǐ
闻过则喜成语解释
- 过:过失;则:就。听到别人批评自己的缺点或错误,表示欢迎和高兴。指虚心接受意见。
典故出处
- 《孟子·公孙丑上》:“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
成语典故
- 战国时期,孟子对他的弟子们谈到勇于接受批评的问题时,举出历史上三个善于接受别人意见的人,即子路、禹和舜。春秋时鲁国人子路是孔子的弟子之一,他为人诚实,刚直好勇,别人指出他的缺点时,他虚心接受并且十分高兴。
成语造句
- 他能够以开放的心态对待他人的批评,做到了闻过则喜,所以不断进步。
成语故事
- 在古代,有一个国家叫卫国,卫国有一位贤明的君主叫卫灵公。
卫灵公善于倾听他人的意见,不管是大臣还是平民百姓,只要有人提出合理的建议或者指出他的过错,他都能以一种开放和谦逊的态度去对待。
有一次,卫灵公决定修建一座新的宫殿。一位老臣得知后,便前来觐见卫灵公,诚恳地说道:“陛下,如今国家还有很多地方需要用钱,百姓们的生活也并不富裕,此时修建宫殿恐怕会加重百姓的负担,还望陛下三思啊。”卫灵公听后,沉思了片刻,觉得老臣说得很有道理,于是便打消了修建宫殿的念头,并且还重重地赏赐了这位老臣,赞扬他敢于直言进谏。
还有一次,卫灵公在处理一件政务时出现了失误,一位平民百姓得知后,大胆地向他指出了错误。卫灵公不但没有生气,反而十分高兴,他对身边的人说:“此人能指出我的过错,这是对国家和我有益的事情啊,我应该感到高兴才对。”
卫灵公的这种“闻过则喜”的态度,使得卫国的政治日益清明,国家也越来越繁荣昌盛。他的事迹被广泛传颂,其他国家的君主也纷纷效仿他,鼓励大臣和百姓们直言进谏。
正如《孟子·公孙丑下》中所说:“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卫灵公正是以这样的胸怀和态度,赢得了臣民们的尊重和爱戴。他深知,一个人的智慧和能力是有限的,只有广纳谏言,才能不断完善自己,做出更加正确的决策。
在历史的长河中,像卫灵公这样“闻过则喜”的君主和人物还有很多。他们以开放的心态和勇于自我革新的精神,不断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这种品质在任何时代都是难能可贵的,它提醒着我们要保持谦逊,善于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不断完善自己,从而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和机遇。而对于一个国家和社会来说,“闻过则喜”的氛围能够促进民主与和谐,让每一个人都能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当今社会,我们也应该学习卫灵公“闻过则喜”的精神,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当别人指出我们的错误时,不要急于辩解或生气,而是要以一种积极的态度去接受和反思,这样我们才能不断进步,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闻过则喜-成语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