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里山河
成语拼音
- biǎo lǐ shān hé
表里山河成语解释
- 表里:即内外。外有大河,内有高山。指有山河天险作为屏障。
典故出处
-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子犯曰:‘战也。战而捷,必得诸侯。若其不捷,表里山河,必无害也。’”
成语典故
- 春秋时期,楚国的军队在嶲地背后驻扎,晋侯担心他们来偷袭晋国,听到童谣“原田每每,舍其旧而新足谋。”晋侯更加担心了。子犯进谏说:“战也!战而捷,必得诸侯;若其不捷,表里山河,必无害也。”晋侯决定依据地势而进攻。
成语造句
- 这片土地地势险要,可谓是表里山河,有着独特的地理优势。
成语故事
- 在春秋时期,晋国和楚国是两个强大的诸侯国,它们之间时常发生冲突和争斗。
晋国的国君晋侯有一次召集大臣们商议国家的战略。其中一位大臣进言道:“大王,我们晋国地处中原,四周有高山大河环绕,可谓是占据着有利的地形,拥有表里山河之固。”晋侯听后,若有所思。
当时,楚国势力日益强大,对晋国的威胁也越来越大。晋侯深知,要想在与楚国的竞争中占据优势,必须充分利用本国的地理优势。于是,他决定加强边境的防御,利用山河的险阻来抵御楚国的进攻。
晋国的军队在边境地区积极修筑城池,加强关隘的防守。同时,他们还训练了一支精锐的水军,以控制河流的航道。
楚国得知晋国的行动后,也不甘示弱。他们派出使者前往晋国,试图探听晋国的虚实。使者回来后向楚王禀报:“晋国地势险要,表里山河,防守森严,我们不可轻易进攻。”
然而,楚王并没有被晋国的优势所吓倒。他召集大臣们商议对策,最终决定采取迂回战术。楚国先是与晋国周边的一些小国结盟,逐渐对晋国形成包围之势。
面对楚国的策略,晋国也迅速做出反应。他们一方面加强与其他诸侯国的联盟,共同对抗楚国;另一方面,继续巩固国内的防御。
在一次激烈的战役中,晋国军队凭借着表里山河的优势,成功地抵御了楚国的大规模进攻。楚国军队在山川险阻面前遭遇了很大的困难,伤亡惨重。
经过长期的较量,晋国和楚国最终达成了一定的平衡。而“表里山河”这个成语也流传了下来,用来形容一个国家或地区拥有险峻的地势和坚固的防御。它提醒着人们,地理优势在国家的发展和安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让人们认识到,只有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足。正如晋国凭借其表里山河的地势,在与楚国的争斗中保持了一定的实力和地位。而在历史的长河中,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因为其独特的地理环境而有着不同的命运和发展轨迹。
表里山河-成语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