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腹之患
成语拼音
- xīn fù zhī huàn
心腹之患成语解释
- 心腹:比喻要害。比喻隐藏在内部的严重祸害。也泛指最大的隐患。
典故出处
- 《左传·哀公十一年》:“越在我,心腹之疾也。”《后汉书·陈蕃传》:“寇贼在处,四肢之疾;内政不理,心腹之患。”
成语典故
- 春秋末年,吴王夫差准备出兵伐齐,越王勾践带臣子及厚礼来朝见,夫差特别高兴。伍子胥认为出兵伐齐,作用不大,当前越国是吴国的心腹之患。夫差根本不听。没过几年,越国趁吴国北上伐晋国时出兵伐吴,将吴国彻底打败。
成语造句
- 敌人一直对我们虎视眈眈,企图入侵我们的领土,这无疑是我们的心腹之患。
成语故事
- 春秋时期,越国和吴国是两个相邻的国家,它们之间经常发生战争和冲突。
当时吴国的国王阖闾是一位有雄心壮志的君主,他一心想要扩张吴国的势力。越国的国王勾践得知吴国的野心后,深感忧虑,他知道吴国迟早会成为越国的心腹之患。
阖闾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积极备战,训练了一支强大的军队。勾践意识到不能坐以待毙,于是决定先发制人,主动出击攻打吴国。然而,吴国的军事实力超出了勾践的预料,越国在这场战争中遭遇了惨败。
勾践带着残兵败将退回越国,面临着亡国的危机。但他并没有气馁,而是决心卧薪尝胆,积蓄力量,以图复仇。他任用贤能,发展生产,加强军事训练。
与此同时,阖闾在战胜越国后,骄傲自满起来,放松了对越国的警惕。他继续四处征战,企图征服更多的国家。
勾践经过多年的努力,越国逐渐恢复了元气,并且变得日益强大。终于,勾践觉得时机已经成熟,他率领越国军队再次攻打吴国。这次,越国军队势如破竹,一举打败了吴国。阖闾在战争中受伤,不久后去世。
他的儿子夫差继位后,发誓要为父亲报仇。夫差同样积极备战,加强吴国的军事实力。然而,勾践并没有给夫差喘息的机会,他继续进攻吴国,最终彻底击败了吴国,实现了越国的复兴。
越国和吴国之间的争斗充分说明了心腹之患的严重性。一个国家如果不能及时消除潜在的威胁,那么这个威胁很可能会在未来的某个时候爆发,给国家带来巨大的灾难。就像吴国起初没有重视越国这个心腹之患,最终导致了自己的失败。而越国的勾践能够居安思危,提前应对,最终成功消除了心腹之患,实现了国家的崛起。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应该时刻保持警惕,对于那些可能成为心腹之患的问题或隐患,要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以免它们在未来造成更大的危害。
心腹之患-成语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