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比河清
成语拼音
- xiào bǐ hé qīng
笑比河清成语解释
- 形容态度严肃,难见笑容。
典故出处
- 《宋史·包拯传》:“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
成语典故
- 包拯是北宋庐州(今安徽省合肥市)人。端州的砚台很有名,以前的知州借上贡的名义,随意征收几十倍的砚台来巴结上司。包拯到任后,命令只造上贡朝廷的数目,一块也不能多,老百姓的负担一下子减轻了。担任三司户部副使时,一次契丹在边境集结军队,边境的州郡逐渐紧张起来,朝廷派包拯到河北调发军粮。包拯说:“漳河地区土地肥沃,百姓却不能耕种,邢赵三州有民田一万五千顷,却被用来牧马,请求全部给老百姓耕种。”造福了河北的百姓。 包拯任开封府府尹时,因为是京城,很不好管理。按以前的规定,百姓告状要先写状子,再托府吏传進来。包拯破了这个规矩,大开府门,让老百姓直接到堂上来陈述,这样官吏再也做不了手脚。一次,开封发大水,水排不出去。包拯一调查,原因是许多权贵在疏通的河道上筑了许多花园、亭台。包拯限期他们全部拆掉。有个权贵不肯拆,还拿出一张地契,说那块地是他的。包拯详细一检查,发现地契是伪造的。包拯马上拆了他的花园,并奏明仁宗皇帝。后来大水就退了。 由于包拯铁面无私,一年时间就把开封治得井井有条。权贵们都收敛了许多,一听到包拯的名字就怕,说要看到包公的笑脸比看到黄河水变清还难。老百姓却很喜欢他,说:“关节不到,有阎王包老。”。
成语造句
- 他整天板着脸,想要看到他笑简直比河清还难。
成语故事
-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国家,这个国家的君王是一位被人们称为贤明之主的人。他非常重视国家的治理和百姓的福祉。
在这个国家里,有一位官员名叫李义。李义为人正直,一心为公,但他的性格却有些严肃刻板,不苟言笑。很多人都觉得他很难亲近,甚至有人背地里说他是个毫无情趣的人。
有一次,国家举办了一场盛大的庆典,百姓们都沉浸在欢乐的氛围中。君王也兴致勃勃地来到庆典现场,与民同乐。在庆典上,各种表演精彩纷呈,人们欢声笑语不断。然而,李义却依然一脸严肃,静静地站在一旁观看。
君王注意到了李义的神情,便走过去对他说:“李爱卿,今日如此欢乐的场合,你为何不展颜一笑呢?”李义恭敬地回答道:“陛下,臣生性如此,实在难以轻易展露笑颜。”君王笑着摇摇头说:“朕听闻有句话叫‘笑比河清’,用来形容人极为难得一笑,朕看李爱卿你便是如此啊。”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国家面临了一些困难和挑战。边境出现了敌军的侵扰,国内也遭遇了自然灾害。李义毫不犹豫地投身到了应对这些危机的工作中,他日夜操劳,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在他的努力下,国家逐渐度过了难关。边境的敌军被击退,国内的灾害也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百姓们对李义充满了感激和敬佩,而李义依然是那副严肃的模样。
有一天,君王再次见到了李义,他感慨地说:“李爱卿,如今国家能有这般景象,你功不可没。朕想起之前朕说你笑比河清,现在想来,你并非不会笑,而是你的笑只为了国家和百姓而绽放。当看到国家安稳、百姓幸福时,那才是你真正会露出笑容的时候。”李义听了君王的话,微微一笑,这一笑,仿佛让周围的人都感受到了一种别样的温暖。
从此,“笑比河清”这个成语便流传了下来,用来形容那些不苟言笑、极为严肃的人,但他们的内心深处却有着坚定的信念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就如同李义一样,他的严肃并不是冷漠,而是对责任的担当,而他那难得的一笑,也代表着他对国家和百姓深深的热爱与关怀。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也能看到许多如同李义这般的人,他们或许不善于用笑容表达自己,但他们的付出和奉献却如同清澈的河流一般,永远流淌在人们的心间。
笑比河清-成语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