迅雷不及掩耳

成语拼音

xùn léi bù jí yǎn ěr

迅雷不及掩耳成语解释

雷声来得非常快,连捂耳朵都来不及。比喻来势凶猛,使人来不及防备。

典故出处

《六韬·龙韬·军势》:“疾雷不及掩耳,迅电不及瞑目。”

成语典故

东汉末年,曹操进攻黄河流域的马超和韩遂,把马超打败。马超要求割地求和,曹操不答应,占领渭口后修筑工事后,表面答应议和,暗中养精蓄锐,接着以疾雷不及掩耳之势向马超突然袭击,将丝毫没有防范的马超打得大败而逃。

成语造句

一阵狂风突然袭来,其速度之快真是迅雷不及掩耳,让人毫无防备。

成语故事

在古代,有一个诸侯国,其国内局势动荡不安。新君刚刚即位,根基尚未稳固,而周边的邻国却虎视眈眈,想要趁此机会分一杯羹。 新君深知自己面临的严峻形势,于是他积极地筹备着应对之策。他广纳贤才,其中有一位谋士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计划。这个计划便是利用敌人的轻敌之心,出其不意地发动一场突袭,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 经过精心的谋划和准备,终于等到了一个合适的时机。这一天,天气阴沉,敌军丝毫没有察觉到危险的临近。新君带领着他的精锐部队,悄悄出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向敌军营地。 当敌军发现的时候,已经来不及做出有效的反应了。士兵们惊慌失措,四处逃窜。新君的部队如入无人之境,奋勇杀敌,迅速取得了战场上的优势。 这场突袭完全出乎敌军的意料,他们根本没有时间组织有效的防御。在混乱中,敌军遭受了惨重的损失,而新君的部队则大获全胜。 此役之后,新君的地位得到了极大的巩固,国内的局势也逐渐稳定下来。周边的邻国见识到了新君的果敢和智慧,也不敢再轻易侵犯。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有时候需要果断地采取行动,以一种超乎常人想象的速度和力量去突破困境。就像这次突袭一样,以迅雷不及掩耳的态势,不给敌人丝毫喘息和反应的机会,从而取得决定性的胜利。正如《六韬·龙韬·军势》中所说:“疾雷不及掩耳,迅电不及瞑目。”这种果断和决绝的精神,在很多时候都能帮助我们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脱颖而出,实现自己的目标和理想。同时,我们也要时刻保持警惕,不能因为一时的安逸而放松对潜在威胁的防范,以免被他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所击败。

迅雷不及掩耳-成语图片

迅雷不及掩耳成语图片

其他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