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庄之剑,志在沛公

成语拼音

xiàng zhuāng zhī jiàn,zhì zài pèi gōng

项庄之剑,志在沛公成语解释

比喻说话和行动的真实意图别有所指。同“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典故出处

李大钊《国民之薪胆》:“盖项庄之剑,志在沛公,青岛之用兵,不在报德之前仇,非在履英之盟约,殆欲借端以树兵威于我大陆,作强暴要索之先声耳。”

成语典故

公元前208年,项羽率40万大军开往咸阳,被刘邦的守军挡住。项伯请刘邦到鸿门赴宴。刘邦到鸿门后,项羽设计让项庄舞剑助兴,意在乘机杀了刘邦。项伯也舞剑助兴,百般保护刘邦,刘邦手下樊哙冲进营帐来保护刘邦,刘邦借机逃离。

成语造句

宴会上,他看似漫不经心的举动,实则给人一种项庄之剑,志在沛公的感觉。

成语故事

在秦朝末年,天下大乱,各路义军纷纷崛起。其中,项羽和刘邦两支势力逐渐崭露头角。 项羽,力能扛鼎,英勇无比,是当时令人敬畏的人物。刘邦,以其谋略和善于用人,也在乱世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当时,项羽拥兵四十万,刘邦仅有十万兵力。刘邦率先攻破咸阳后,项羽十分恼怒,准备攻打刘邦。刘邦自知实力悬殊,便亲自到项羽的营帐中谢罪。项羽便设宴招待刘邦,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鸿门宴。 在宴会上,项羽的谋士范增一心想要除掉刘邦,认为他日后必成大患。于是,范增便让项羽的堂弟项庄借舞剑助兴之名,伺机刺杀刘邦。项庄遵命起身舞剑,其剑招凌厉,暗藏杀机,直逼刘邦。刘邦处境十分危急,他的谋士张良看在眼里,急在心中。 张良赶紧找到刘邦的部将樊哙,樊哙听闻刘邦有危险,立刻持剑闯入营帐。樊哙的气势让项羽都为之震惊,项羽赐酒赐肉给他。趁此机会,刘邦以上厕所为由,悄悄离开宴席,在樊哙等人的保护下逃离了危险之地。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这场惊心动魄的鸿门宴最终以刘邦的逃脱而告终。此后,刘邦和项羽展开了长达数年的楚汉之争。在这场争夺天下的大战中,刘邦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坚韧,逐渐扭转局势,最终战胜了项羽,建立了大汉王朝。 这一成语故事流传千古,它不仅展现了当时复杂的政治局势和激烈的权力斗争,也让后人看到了刘邦的机敏和项羽的犹豫不决。它成为了人们在形容别有用心、另有企图时常用的典故,提醒着人们在复杂的环境中要保持警惕,洞察他人的真实意图。

项庄之剑,志在沛公-成语图片

项庄之剑,志在沛公成语图片

其他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