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莊之劍,志在沛公

成語拼音

xiàng zhuāng zhī jiàn,zhì zài pèi gōng

項莊之劍,志在沛公成語解釋

比喻說話和行動的真實意圖別有所指。同“項莊舞劍,意在沛公”。

典故出處

李大釗《國民之薪膽》:“蓋項莊之劍,志在沛公,青島之用兵,不在報德之前仇,非在履英之盟約,殆欲藉端以樹兵威於我大陸,作強暴要索之先聲耳。”

成語典故

公元前208年,項羽率40萬大軍開往咸陽,被劉邦的守軍擋住。項伯請劉邦到鴻門赴宴。劉邦到鴻門後,項羽設計讓項莊舞劍助興,意在乘機殺了劉邦。項伯也舞劍助興,百般保護劉邦,劉邦手下樊噲衝進營帳來保護劉邦,劉邦藉機逃離。

成語造句

宴會上,他看似漫不經心的舉動,實則給人一種項莊之劍,志在沛公的感覺。

成語故事

在秦朝末年,天下大亂,各路義軍紛紛崛起。其中,項羽和劉邦兩支勢力逐漸嶄露頭角。 項羽,力能扛鼎,英勇無比,是當時令人敬畏的人物。劉邦,以其謀略和善於用人,也在亂世中佔據了一席之地。 當時,項羽擁兵四十萬,劉邦僅有十萬兵力。劉邦率先攻破咸陽後,項羽十分惱怒,準備攻打劉邦。劉邦自知實力懸殊,便親自到項羽的營帳中謝罪。項羽便設宴招待劉邦,這便是歷史上著名的鴻門宴。 在宴會上,項羽的謀士范增一心想要除掉劉邦,認爲他日後必成大患。於是,范增便讓項羽的堂弟項莊借舞劍助興之名,伺機刺殺劉邦。項莊遵命起身舞劍,其劍招凌厲,暗藏殺機,直逼劉邦。劉邦處境十分危急,他的謀士張良看在眼裏,急在心中。 張良趕緊找到劉邦的部將樊噲,樊噲聽聞劉邦有危險,立刻持劍闖入營帳。樊噲的氣勢讓項羽都爲之震驚,項羽賜酒賜肉給他。趁此機會,劉邦以上廁所爲由,悄悄離開宴席,在樊噲等人的保護下逃離了危險之地。 項莊舞劍,意在沛公,這場驚心動魄的鴻門宴最終以劉邦的逃脫而告終。此後,劉邦和項羽展開了長達數年的楚漢之爭。在這場爭奪天下的大戰中,劉邦憑藉着自己的智慧和堅韌,逐漸扭轉局勢,最終戰勝了項羽,建立了大漢王朝。 這一成語故事流傳千古,它不僅展現了當時複雜的政治局勢和激烈的權力鬥爭,也讓後人看到了劉邦的機敏和項羽的猶豫不決。它成爲了人們在形容別有用心、另有企圖時常用的典故,提醒着人們在複雜的環境中要保持警惕,洞察他人的真實意圖。

項莊之劍,志在沛公-成語圖片

項莊之劍,志在沛公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