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意孤行
成语拼音
- yī yì gū xíng
一意孤行成语解释
- 指不接受别人的劝告,顽固地按照自己的主观想法去做。
典故出处
- 《史记·酷吏列传》:“公卿相造请禹,禹终不报谢,务在绝知友宾客之请,孤立行一意而已。”
成语典故
- 出处《史记。酷吏列传》西汉时期,有个叫赵禹的人,是太尉周亚夫的属官司,一个偶然的机会,汉武帝刘彻看到了他写的文章文笔犀利,寓意深刻,认为在当时很少有人及得上他。汉武帝大为赏识,便让赵禹担任御史,后又升至太中大夫,让他同太中大夫张汤一同负责制定国家法律。为了用严密的法律条文来约束办事的官吏;他们根据汉武帝的旨意,对原有的法律条文重新进行了补充和修订。当时许多官员都希望赵禹能手下留情,把法律条文修订得有个回旋的余地,便纷纷请他和张汤一起作客赴宴,但赵禹从来不答谢回请。几次以后,不少人说他官架子大;看不起人。过了一些时候,赵禹和张汤经过周密的考虑和研究,决定制定“知罪不举发”和“官吏犯罪上下连坐”等律法,用来限制在职官吏,不让他们胡作非为。消息一传出,官员们纷纷请公卿们去劝说一下赵禹,不要把律法订得大苛刻了。公卿们带了重礼来到赵禹家,谁知赵禹见了公卿,只是天南海北地闲聊。丝毫不理会公卿们请他修改律法的暗示,过了一会,公卿们见实在说不下去了,便起身告辞。谁知临走前,赵禹硬是把他们带来的重礼退还。这样一来,人们才真正感到赵禹是个极为廉洁正直的人,有人问赵禹,难道不考虑周围的人因此对他有什么看法吗?他说:“我这样断绝好友或宾客的请托,就是为了自己能独立地决定、处理事情,按自己的意志办事,而不受别人的干扰。
成语造句
- 他不听他人的劝告,执意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完全是一意孤行,最终导致了不好的结果。
成语故事
- 在很久以前,有一个国家名叫卫国。卫国的国君卫灵公,性格固执,常常不听从大臣们的合理建议。
当时,卫国面临着一些重要的决策,关乎国家的安危和发展。大臣们纷纷进言,提出各种策略和方案,但卫灵公却总是坚持自己的想法,完全不顾及其他人的意见。
有一次,卫国与邻国发生了一些摩擦,大臣们认为应该通过和平谈判的方式来解决争端,避免战争的爆发。他们详细地分析了局势,阐述了战争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然而,卫灵公却一意孤行,执意要发动战争。
他不顾大臣们的苦苦劝阻,调动了大量的军队,准备与邻国开战。战争的过程十分惨烈,卫国的军队遭受了重大的损失,百姓们也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
这场战争过后,卫国的国力大大削弱,国家陷入了困境。但卫灵公依然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依旧我行我素。
在历史的记载中,像卫灵公这样一意孤行的君主并不少见。例如,在某些朝代,一些皇帝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或坚持错误的决策,不顾群臣的反对,最终导致国家衰败。
一意孤行这个成语,正是提醒人们不要固执地坚持错误的想法或行为,而应该广泛听取他人的意见,保持理性和客观。只有这样,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避免因为自己的盲目和固执而带来严重的后果。
我们在生活中也常常会遇到需要做出决策的时候,此时我们不能像卫灵公一样一意孤行,而应该学会倾听他人的声音,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这样才能让我们的人生道路更加顺畅,避免因为一时的冲动和固执而误入歧途。
一意孤行-成语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