偃旗息鼓

成语拼音

yǎn qí xī gǔ

偃旗息鼓成语解释

偃:仰卧,引伸为倒下。放倒旗子,停止敲鼓。原指行军时隐蔽行踪,不让敌人觉察。现比喻事情终止或声势减弱。

典故出处

《三国志·蜀书·赵云传》裴松之注引《赵云别传》:“云入营,更大开门,偃旗息鼓,公军疑云有伏兵,引去。”

成语典故

《三国志?蜀志?赵云传》中记载:在一次战斗中,蜀将黄忠杀死了曹将夏侯渊,并夺取了战略要地。曹操非常恼火,把米仓移到汉水旁的北山脚下,亲率20万大军向阳平关大举进攻。黄忠、张著商议趁夜烧劫魏军粮草。临行前赵云和他们约定了返回时间,过期不归就带兵出寨接应,正与曹操亲自统率的部队相遇。赵云同曹军厮杀起来,把曹军打得丢盔弃甲,救回了黄忠和张著。  曹操没有善罢甘休,指挥大队人马追杀赵云,直扑蜀营。赵云的副将张翼见赵云已退回本寨,后面追兵来势凶猛,便要关闭寨门拒守。赵云下令大开营门,偃旗息鼓,准备放曹军进来;一面又命令弓弩手埋伏在寨内外,然后自己单枪匹马站在门口等候敌人。  生性多疑的曹操追到寨门口,心想,寨门大开,必有伏兵,即匆忙下令撤退。就在曹操调头后退的时候,蜀军营里金鼓齐鸣,杀声震天,飞箭如雨般向曹军射击。曹军惊慌失措,夺路逃命,自相践踏。赵云趁势夺了曹军的粮草,杀死了曹军大批兵马,得胜回营。

成语造句

战场上,敌人见我方士气高昂,知道难以取胜,便悄悄地偃旗息鼓撤退了。

成语故事

在东汉末年,天下纷争不断,各路诸侯为了争夺霸权展开了激烈的角逐。 当时,有一位名为曹操的诸侯势力逐渐壮大。曹操麾下有一位智勇双全的将领,名叫赵云。有一次,曹操率领大军与刘备的军队在一个战场上相遇。双方摆开阵势,剑拔弩张,一场激战即将展开。 赵云奉刘备之命,带领一支精锐部队作为先锋。战斗一开始,赵云身先士卒,勇猛无比,他的部队在战场上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给曹操的军队造成了很大的压力。然而,曹操毕竟久经沙场,他迅速调整战术,组织起强大的防线,抵挡住了赵云的进攻。 随着战斗的持续,双方都损失惨重,疲惫不堪。此时,赵云见一时难以取得更大的突破,便心生一计。他命令自己的部队悄悄地收起战旗,停止击鼓,佯装撤退。曹操见赵云的部队突然偃旗息鼓,以为他们已经无力再战,便放松了警惕,下令追击。 但曹操没有想到的是,这正是赵云设下的陷阱。当曹操的军队追入一片山谷时,赵云突然下令回身反击。早已养精蓄锐的士兵们如猛虎下山一般,冲向曹操的军队。曹操的军队措手不及,顿时陷入混乱之中。在赵云的勇猛冲击下,曹操的军队被杀得丢盔弃甲,大败而逃。 经此一战,赵云的威名远扬,而曹操也吸取了教训,明白了在战场上不能轻易被表象所迷惑。这场战役也成为了历史上一个经典的战例,“偃旗息鼓”这个成语也由此而来,用来形容军队隐蔽行动或停止战斗、无声无息地停止活动。在后来的历史中,人们常常会用这个成语来比喻在某个情境中,一方采取低调、收敛的策略,暂时停止行动或活动,等待合适的时机再重新展开行动。

偃旗息鼓-成语图片

偃旗息鼓成语图片

其他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