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目混珠
成语拼音
- yú mù hùn zhū
鱼目混珠成语解释
- 混:搀杂,冒充。拿鱼眼睛冒充珍珠。比喻用假的冒充真的。
典故出处
- 汉·魏伯阳《参同契》卷上:“鱼目岂为珠?蓬蒿不成槚。”
成语典故
- 从前,有个叫满意的人在一个处于蛮荒之地的不起眼的小铺子里,用所有的钱买了一颗大珍珠。回到家后,他把大珍珠放进一个特意制作的盒子里,好好地收藏起来。只有在过年时,他才拿出来给一些朋友看。满意有个叫寿量的邻居,家里藏有一颗祖传的大珍珠,常想拿出来和满意比一比。可祖宗有遗训,不可轻易示人,只好作罢。不久,两人都得了一种怪病,卧床不起。看了好多医生,吃了好多药,可病情仍不见好转。一日,街上来了一个据说能治各种疑难杂症的游方郎中。两家人分别将其请到家中,郎中看完病后,说此病需要以珍珠粉来合药,才能彻底治愈。他留下一个方子,便匆匆走了。可是满意怎么也舍不得残损那颗稀世珍珠,所以就只吃了方子上其他的药;而寿量则吃了用家传珍珠粉合的药。后来郎中得知满意并未服用珍珠粉,前去一看,发现他的珍珠的确是稀世之宝。而郎中一看寿量的珍珠就说:“这是海洋中一种大鱼的眼睛,以鱼目混充珍珠,哪能治好你的病呢?”。
成语造句
- 市场上有一些不良商家用假冒伪劣商品鱼目混珠,欺骗消费者。
成语故事
- 在很久以前,有一个繁华的集市,这里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集市中有一个卖珍珠的商人,他的珍珠颗颗晶莹剔透、圆润光泽,品质上乘,深受人们喜爱。然而,有一天,一个心怀不轨的小商贩看到了卖珍珠商人的成功,心中生出了嫉妒和贪婪。
这个小商贩从其他地方弄来了一些外表与珍珠相似的鱼目,他将这些鱼目混在真正的珍珠之中,然后在集市上摆起了摊。一开始,人们并没有察觉到异样,因为这些鱼目在外表上看起来和珍珠确实有几分相似。
有一位富人路过小商贩的摊位,他被那些看似漂亮的“珍珠”所吸引。小商贩看到富人感兴趣,便开始天花乱坠地吹嘘自己的“珍珠”如何如何珍贵,如何如何难得。富人被他的话所迷惑,竟然花了大价钱买下了那堆混有鱼目的“珍珠”。
不久之后,富人发现自己上当受骗了,那些所谓的“珍珠”根本不是真正的珍珠,只是一些不值钱的鱼目。他愤怒不已,找到了那个卖珍珠的商人,指责他欺骗自己。卖珍珠的商人感到十分冤枉,经过一番解释和调查,真相终于大白。
人们知道了小商贩鱼目混珠的恶劣行为,都对他嗤之以鼻,他的声誉也一落千丈。而那位真正卖珍珠的商人,依然凭借着自己优质的珍珠在集市上继续经营着。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生活中我们不能像那个小商贩一样以次充好、鱼目混珠,试图用虚假的东西去冒充真实的东西来欺骗他人。这样的行为最终会被揭露,给自己带来严重的后果。就如同《礼记·聘义》中所说:“瑕不掩瑜,瑜不掩瑕。”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是无法被虚假所掩盖的,我们应该秉持着真诚和正直,踏踏实实地做人做事。同时,我们也要学会辨别真假,不要轻易被表面现象所迷惑,以免像那位富人一样遭受损失。只有这样,我们的社会才能更加公平、公正、有序地发展。
鱼目混珠-成语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