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栗失箸

成语拼音

zhàn lì shī zhù

战栗失箸成语解释

战栗:恐惧的样子;箸:筷子。害怕得连手里的筷子都掉了。形容吓得失去了常态

典故出处

晋·陈寿《三国志·蜀志·先主传》:“先主未发,是时曹公从容谓先主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先主方食,失匕箸。”

成语典故

东汉末年,刘备因为失势落魄到去投奔曹操,曹操招待他,刘备为掩饰自己的野心,装做种菜,不闻政事。曹操设宴款待刘备,席间与刘备祝酒论英雄,认为他们俩才是真正的英雄。刘备吓得惊慌失措筷子都掉了,刚好雷声掩盖了这一切。

成语造句

曹操与刘备青梅煮酒论英雄,刘备听到曹操说自己是英雄时,心中大惊,一时慌张竟战栗失箸。

成语故事

在东汉末年,局势动荡不安。刘备是一位胸怀大志的人物,但当时他的势力还较为弱小。 有一天,刘备被曹操邀请一同饮酒。曹操此人极具雄才大略,却生性多疑。酒过几巡,曹操忽然若有所思地看着刘备,然后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刘备闻言,心中大惊,手中的筷子竟然不自觉地掉落地上。就在这关键时刻,恰好天边响起一阵惊雷。刘备灵机一动,赶忙俯身去捡筷子,同时装作很害怕的样子说道:“哎呀,这雷声可真吓人啊。”曹操看到刘备如此胆小的表现,心中不禁对他有些轻视,觉得他或许并非能成大事之人。 其实,刘备并非真的胆小如鼠,他之所以“战栗失箸”,完全是为了掩饰自己的真实想法和雄心壮志。他深知曹操的多疑性格,如果自己表现得过于自信或者有野心,很可能会招来杀身之祸。在那个波谲云诡的时代,每一个细微的举动都可能关乎生死存亡。刘备以他的机智和隐忍,成功地骗过了曹操,为自己日后的发展赢得了时间和机会。 历史上,像刘备这样在关键时刻能够巧妙掩饰自己的例子并不少见。在复杂的政治和军事斗争中,懂得隐藏自己的实力和意图是至关重要的。而“战栗失箸”这个成语,也因此成为了形容人在紧张或惊恐时失去常态的经典表达。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动作描述,更蕴含着在特殊情境下人们为了自保或达成某种目的而采取的策略和智慧。后来,刘备果然逐步发展壮大自己的势力,与曹操分庭抗礼,成为了三国时期的重要人物之一。这个故事也提醒着人们,在面对强大的对手或复杂的局面时,保持冷静和机智是多么的重要。

战栗失箸-成语图片

战栗失箸

其他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