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逆耳
成语拼音
- zhōng yán nì ěr
忠言逆耳成语解释
- 逆耳:不顺耳。正直的劝告听起来不顺耳,但有利于改正缺点错误。
典故出处
-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夫良药苦于口,而智者劝而饮之,知其入而已己疾也;忠言拂于耳,而明主听之,知其可以致功也。”《史记·留侯世家》:“忠言逆耳利于行。”
成语典故
- 公元前207年,刘邦率大军攻占咸阳,进入秦宫,见美女如云,珍宝无数。他打算住在宫内享受,樊哙劝他以天下为重。刘邦不以为然。谋士张良说这正是秦朝灭亡的原因,且忠言逆耳利于行。刘邦听从劝告退兵驻守霸上等待项羽的到来。
成语造句
- 虽然很多人都明白忠言逆耳的道理,但是当真正听到逆耳的忠言时,却还是不太容易接受。
成语故事
- 在古代,有一个国家的君主十分自负且刚愎自用。他总觉得自己无所不能,对于大臣们的建议常常不屑一顾。
这位君主手下有一位忠心耿耿的大臣,他一心为了国家的繁荣和君主的利益着想。一次,国家面临着一个重要的决策,大臣经过深思熟虑后,认为君主的想法存在很大的弊端,于是鼓起勇气向君主进谏。
大臣言辞恳切地分析了当前局势和可能产生的后果,希望君主能够慎重考虑。然而,君主却觉得大臣是在故意挑战他的权威,是在质疑他的能力,顿时怒火中烧。
“你竟敢如此大胆,对我的决策指手画脚!”君主愤怒地斥责大臣。
大臣并没有因为君主的愤怒而退缩,他依然坚持自己的观点,说道:“陛下,臣一心只为国家和您着想啊。忠言往往逆耳,但却能帮助我们避免错误啊。”
可是君主根本听不进去,他一怒之下将大臣贬谪到了偏远之地。
没有了大臣的直言进谏,君主在决策上更加肆意妄为。不久之后,国家果然因为之前的决策失误陷入了困境,周边的敌国趁机发动攻击,国内也出现了诸多问题。
此时的君主才如梦初醒,他想起了大臣曾经的忠言,懊悔不已。他终于明白,那些逆耳的忠言才是真正对自己和国家有益的。
他赶紧派人召回了大臣,并诚恳地向大臣道歉:“是我错了,当初没有听你的忠言,才导致了如今的局面。”
大臣不计前嫌,再次尽心尽力地辅佐君主,帮助国家慢慢走出了困境。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就如同《贞观政要》中所记载的魏征对唐太宗的直言进谏,虽然有时话语不中听,但却能让君主保持清醒,做出正确的决策。在生活中,我们也应该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尤其是那些真诚指出我们不足的话语,不要因为一时的自尊心作祟而拒绝接受,这样才能不断进步,走向成功。
忠言逆耳-成语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