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忍无亲
成语拼音
- ān rěn wú qīn
安忍无亲成语解释
- 安忍习于残忍,不以为异。安心于做残忍的事情,因而无所谓亲人。
典故出处
- 《左传·隐公四年》夫州吁阻兵而安忍。阻兵无众,安忍无亲。众叛亲离,难以济矣。”
成语典故
- 李世绩之安忍无亲也,置父于窦建德之刃下而不恤。★清·王夫之《读通鉴论·唐高宗》
成语造句
- 他对待朋友的态度十分恶劣,为了利益不择手段,最终落得个安忍无亲的下场。
成语故事
- 在春秋时期,有一个诸侯国的公子,名叫州吁。州吁自幼好武,性情暴戾。他的父亲卫庄公对他十分宠爱,任由他胡作非为,却从不加以约束。
当时,卫国的大夫石碏看出了州吁的问题,他多次劝谏卫庄公,希望庄公能对州吁加以管教,以免日后酿成大祸。然而,卫庄公却不以为意,依然放纵州吁。
随着时间的推移,州吁的行为越来越放肆,他不仅与一些不法之徒结交,还经常欺压百姓。石碏见此情景,再次进言,警告庄公说:“过分宠爱州吁,会让他变得骄横跋扈,这样下去,将来必定会惹出大祸,所谓‘安忍无亲’,一个人如果毫无节制地放纵自己的行为,最终会众叛亲离。”但庄公依然没有听取石碏的建议。
后来,卫庄公去世,州吁的兄长继承了国君之位。州吁对此十分不满,他认为自己更有能力成为国君。于是,他纠结了一批死党,发动了叛乱,杀死了自己的兄长,篡夺了卫国的君位。
州吁当上国君后,不但没有收敛自己的行为,反而变本加厉。他横征暴敛,大兴土木,搞得卫国国内民不聊生,怨声载道。百姓们对他的残暴统治敢怒而不敢言。
而州吁的倒行逆施也引起了其他诸侯国的警惕和不满。周边的国家都对卫国采取了疏远和戒备的态度。州吁原本以为自己当上国君后就可以为所欲为,但他却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已经让他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境地。
石碏看到卫国的局势日益混乱,心中十分忧虑。他深知州吁的统治不会长久,必须想办法除掉这个祸害。于是,石碏暗中与陈国联系,策划了一场除掉州吁的行动。
最终,在石碏的策划下,州吁在前往陈国的途中被陈国的军队抓获。随后,石碏派人将州吁处死,结束了他短暂而又残暴的统治。卫国也在经历了这场动荡后,逐渐恢复了平静。
从州吁的故事中可以看出,“安忍无亲”这个成语所蕴含的道理是多么深刻。一个人如果只顾及自己的欲望和利益,毫无怜悯和克制地行事,最终必然会失去他人的支持和信任,走向孤立和失败。历史的教训总是值得我们铭记和反思,我们应当以此为戒,在生活中秉持善良和正义,避免重蹈覆辙。
安忍无亲-成语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