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德辱行

成语拼音

bài dé rǔ xíng

败德辱行成语解释

败坏道德和操守。

典故出处

成语典故

从古到今,人们总是唾弃那些败德辱行的人。

成语造句

他所做的那些事,完全是败德辱行,让身边的人都对他感到失望和愤怒。

成语故事

在历史的长河中,曾有这样一个人,他的行为可谓是败德辱行,令人唾弃。 故事发生在一个动荡的时代,有一个名叫李三的人。李三出生在一个普通家庭,但他却有着一颗贪婪且自私的心。他自幼便不学好,经常小偷小摸,惹得邻里十分厌恶。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恶行愈发肆无忌惮。 一次,他看到城中一位富商家中财富众多,便心生歹意。他趁着夜色,偷偷潜入富商家中,盗走了大量的财宝。富商发现后,痛心疾首,四处寻找线索。李三却得意洋洋地享受着他的不义之财,完全不顾他人的痛苦。 然而,他的恶行并未就此停止。在一次灾荒年间,百姓们生活困苦,嗷嗷待哺。朝廷发放了救济粮,以帮助百姓度过难关。李三得知此事后,竟然勾结一些地痞流氓,将救济粮据为己有,然后高价卖给百姓。许多百姓因为没有粮食而饿死,他却丝毫不为所动,继续着他的罪恶行径。 不仅如此,李三还经常欺负弱小,调戏良家妇女,使得整个地方鸡犬不宁。他的行为引起了众怒,但他仗着自己有一些狐朋狗友,根本不把别人的指责放在眼里。 时间一天天过去,李三的败德辱行终于引起了官府的注意。经过一番调查,官府掌握了他的大量罪证,决定将他捉拿归案。在审判的那一天,百姓们纷纷前来围观,大家都对他的恶行咬牙切齿。最终,李三被依法严惩,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历史上,像李三这样败德辱行的人并不少见。他们为了一己私利,不顾道德和法律的约束,肆意妄为,给社会和他人带来了极大的伤害。正如《礼记》中所说:“德者,本也;财者,末也。”一个人如果失去了道德底线,只追求财富和私欲,那么他最终必将走向毁灭。我们应当以史为鉴,时刻坚守道德底线,做一个品德高尚、行为端正的人,共同营造一个和谐、美好的社会。

败德辱行-成语图片

败德辱行成语图片

其他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