瞋目案剑
成语拼音
- chēn mù àn jiàn
瞋目案剑成语解释
- 瞋目:瞪大眼睛;案:通“按”,握住。瞪圆双眼,握着宝剑。形容带剑者怒目圆睁的样子
典故出处
- 西汉·司马迁《史记·郦生陆贾列传》:“郦生瞋目案剑叱使者曰:‘走!’复入言沛公,吾高阳酒徒也。”
成语典故
- 秦朝末年,刘邦驻守陈留县,当地穷书生郦食其才学过人,前去投奔刘邦,刘邦听说来者是儒生就不接见。郦食其气愤地握剑对侍者说自己是高阳酒徒,刘邦一听赶忙接见。后来郦食其成为刘邦的得力谋士,为刘邦一统天下而出谋划策。
成语造句
- 以下是用“瞋目案剑”造的句子:他面对敌人的挑衅时,立刻表现出了瞋目案剑般的气势,丝毫不畏惧。
成语故事
- 在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之间纷争不断,局势动荡不安。
有一个名叫张义的谋士,他心怀壮志,渴望在这乱世之中施展自己的才华,成就一番大业。张义游历各国,寻找着能够让他一展身手的机会。
一次,张义来到了一个弱小的诸侯国。这个诸侯国正面临着强大邻国的威胁,国王整日忧心忡忡,却苦无应对之策。张义得知后,主动求见国王,向他阐述了自己的一些见解和策略。
国王对张义的话将信将疑,但此时也别无他法,便决定让张义试一试。张义开始积极地筹备起来,他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口才,四处奔走,联合其他一些同样受到威胁的小国,共同对抗强敌。
然而,在这过程中,国王身边的一些大臣却对张义产生了嫉妒和怀疑。他们在国王面前不断地说张义的坏话,试图动摇国王对张义的信任。
张义得知此事后,心中十分愤怒。在一次朝会上,面对那些恶意中伤他的大臣,张义毫不畏惧地站了出来。他瞋目案剑,大声斥责那些大臣的卑鄙行径,慷慨激昂地陈述自己的忠诚和为国家所做的努力。
他引经据典,以历史上那些忠诚之士的事迹为例,表明自己的决心和信念。张义的气势和言辞让在场的众人都为之震撼,国王也被他的坚定所打动。
最终,国王力排众议,继续支持张义的行动。张义也不负众望,带领着众人成功地抵御了强敌的进攻,为这个诸侯国赢得了暂时的安宁。而张义瞋目案剑的这一英勇举动,也成为了人们口中的一段佳话,流传于后世。从此,这个成语便用来形容人发怒时的样子,以及面对困境时毫不退缩、勇敢抗争的精神。
瞋目案剑-成语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