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壁引光

成语拼音

chuān bì yǐn guāng

穿壁引光成语解释

穿:凿通;引:引进。凿通墙壁,引进烛光。形容家贫读书刻苦。

典故出处

晋·葛洪《西京杂记》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成语典故

西汉宰相匡衡从小因为家贫,没有条件进学堂,他白头帮人干活,晚上没钱买灯油,就只好在家里土墙上凿一个洞,借隔壁的灯光来读书,甚至到有书的人家去免费帮工换取书本,他刻苦学习终于在汉元帝时期当上太子少傅。

成语造句

他家虽然贫困,但他勤奋好学,靠着穿壁引光的精神努力读书,最终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成语故事

在汉朝时期,有一个名叫匡衡的少年。匡衡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家庭,父母都是普通的农民,日子过得十分艰难。 匡衡自幼就对知识有着强烈的渴望,他非常喜欢读书,常常沉浸在书籍的世界中。然而,由于家境贫寒,匡衡根本买不起书。为了能读到书,他常常去别人家帮忙做工,只为了能借到书来看。 随着年龄的增长,匡衡开始意识到光靠借书并不能满足他对知识的渴求。他渴望有一个安静的地方可以让他长时间地阅读和学习。可是家里没有多余的钱来给他提供这样的环境。 有一天,匡衡偶然发现与他家一墙之隔的邻居家中十分明亮,原来邻居家里比较富裕,晚上点着明亮的灯。匡衡灵机一动,想到了一个办法。他悄悄地在墙壁上凿了一个小洞,让邻居家的灯光透过这个小洞照进自己家里。就这样,匡衡靠着这微弱的光亮,开始如饥似渴地阅读起来。 匡衡每晚都在这穿壁引光下认真读书,无论寒暑,从未间断。他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和毅力,在知识的海洋中不断遨游。 时光荏苒,匡衡通过自己坚持不懈的学习,积累了丰富的知识。他对经典著作有着深刻的理解和独特的见解。后来,匡衡参加了科举考试,凭借着他深厚的学识,一举成名,成为了当时的知名学者。 匡衡的故事被人们传颂开来,成为了激励后人勤奋好学的典范。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对知识的执着追求,什么是在困境中不屈不挠的精神。正如古人所说:“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匡衡在艰难的环境中,用自己的智慧和毅力创造了学习的条件,最终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在历史的长河中,像匡衡这样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的人还有很多。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即使身处困境,也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光明之路。我们应当以匡衡为榜样,珍惜现在的学习机会,努力提升自己,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拼搏奋斗。

穿壁引光-成语图片

穿壁引光

其他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