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火卧薪

成语拼音

bào huǒ wò xīn

抱火卧薪成语解释

比喻处境险恶,而不自知。或指险事即将出现。

典故出处

语出汉·贾谊《新书·数宁》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偷安者也。方今之势,何以异此?”

成语典故

谊之所欲痛哭,比今为缓;抱火卧薪之喻,于今而急。★《三国志·吴志·华覈传》

成语造句

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创业者若想取得成功,就不能盲目乐观,而应时刻警醒,要有抱火卧薪的危机意识。

成语故事

在春秋时期,有一个国家叫越国。越国曾被吴国打败,面临着亡国的危机。 越王勾践在困境中决心复国雪耻。他带领着越国的臣民们开始了艰苦的奋斗历程。勾践回到越国后,没有沉浸在失败的痛苦中,而是积极地寻求自强之路。 他每天都睡在柴草上,吃饭前还要尝尝苦胆的味道,以此来提醒自己不忘过去的耻辱和苦难。他亲自下田劳作,与百姓们同甘共苦,努力发展生产,增强国力。 勾践还大力招揽人才,其中有一位重要的大臣叫范蠡。范蠡为勾践出谋划策,帮助他制定了一系列富国强兵的策略。 在勾践和臣民们的共同努力下,越国逐渐强大起来。他们厉兵秣马,积极训练军队,准备着复仇的时机。 经过多年的卧薪尝胆,越国终于具备了与吴国一较高下的实力。勾践率领着越国的军队向吴国发起了进攻。此时的吴国已经逐渐衰败,面对越国的强大攻势,难以抵挡。 最终,越国成功地打败了吴国,实现了复国雪耻的目标。勾践的故事成为了千古佳话,他这种抱火卧薪般的坚韧精神也被后世所传颂。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抱火卧薪所代表的深刻含义。它意味着在面对困境和挫折时,要有坚定的信念和不屈不挠的毅力,敢于吃苦,勇于奋斗,为了实现目标而不惜付出一切努力。正如勾践一样,即使处于最艰难的时刻,也能保持着对未来的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坚持,战胜困难,迎来辉煌的胜利。这种精神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激励着后人,让人们明白,只要有抱火卧薪的决心和勇气,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没有实现不了的梦想。

抱火卧薪-成语图片

抱火卧薪成语图片

其他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