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火臥薪

成語拼音

bào huǒ wò xīn

抱火臥薪成語解釋

比喻處境險惡,而不自知。或指險事即將出現。

典故出處

語出漢·賈誼《新書·數寧》夫抱火厝之積薪之下,而寢其上,火未及燃,因謂之安,偷安者也。方今之勢,何以異此?”

成語典故

誼之所欲痛哭,比今爲緩;抱火臥薪之喻,於今而急。★《三國志·吳志·華覈傳》

成語造句

在競爭如此激烈的市場環境中,創業者若想取得成功,就不能盲目樂觀,而應時刻警醒,要有抱火臥薪的危機意識。

成語故事

在春秋時期,有一個國家叫越國。越國曾被吳國打敗,面臨着亡國的危機。 越王勾踐在困境中決心復國雪恥。他帶領着越國的臣民們開始了艱苦的奮鬥歷程。勾踐回到越國後,沒有沉浸在失敗的痛苦中,而是積極地尋求自強之路。 他每天都睡在柴草上,喫飯前還要嚐嚐苦膽的味道,以此來提醒自己不忘過去的恥辱和苦難。他親自下田勞作,與百姓們同甘共苦,努力發展生產,增強國力。 勾踐還大力招攬人才,其中有一位重要的大臣叫范蠡。范蠡爲勾踐出謀劃策,幫助他制定了一系列富國強兵的策略。 在勾踐和臣民們的共同努力下,越國逐漸強大起來。他們厲兵秣馬,積極訓練軍隊,準備着復仇的時機。 經過多年的臥薪嚐膽,越國終於具備了與吳國一較高下的實力。勾踐率領着越國的軍隊向吳國發起了進攻。此時的吳國已經逐漸衰敗,面對越國的強大攻勢,難以抵擋。 最終,越國成功地打敗了吳國,實現了復國雪恥的目標。勾踐的故事成爲了千古佳話,他這種抱火臥薪般的堅韌精神也被後世所傳頌。 從這個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到抱火臥薪所代表的深刻含義。它意味着在面對困境和挫折時,要有堅定的信念和不屈不撓的毅力,敢於喫苦,勇於奮鬥,爲了實現目標而不惜付出一切努力。正如勾踐一樣,即使處於最艱難的時刻,也能保持着對未來的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和堅持,戰勝困難,迎來輝煌的勝利。這種精神在歷史的長河中不斷激勵着後人,讓人們明白,只要有抱火臥薪的決心和勇氣,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沒有實現不了的夢想。

抱火臥薪-成語圖片

抱火臥薪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