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明塞聪
成语拼音
- bì míng sè cōng
闭明塞聪成语解释
- 堵塞视听。指对外界事物不闻不问或不了解。
典故出处
- 汉·王充《论衡·自纪》闭明塞聪,爱精自保。”
成语典故
- 无
成语造句
- 一个领导者若不能广纳谏言,反而总是一意孤行,就容易陷入闭明塞聪的境地,难以做出明智的决策。
成语故事
- 在古代的一个国家,有一位国王。这位国王初登王位时,心怀壮志,想要让国家繁荣昌盛,百姓安居乐业。
起初,国王积极地广纳贤才,倾听各方的意见和建议。国家在他的治理下,也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国王身边逐渐聚集了一些善于阿谀奉承的奸臣。这些奸臣为了自己的私利,不断地在国王耳边说一些谄媚的话语,让国王渐渐迷失了自我。
慢慢地,国王不再像以前那样积极地听取不同的声音,对于那些直言进谏的忠臣,他开始感到厌烦。他沉浸在奸臣们营造的虚假繁荣和赞美之中,变得闭目塞听,不愿意去了解真实的民情和国家面临的问题。
有一次,边境发生了冲突,一些忠臣建议国王加强军事防御,积极应对危机。但奸臣们却在国王面前诋毁这些忠臣,说他们是别有居心,想要借机扩大自己的势力。国王听信了奸臣的话,不但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反而对那些忠臣进行了惩罚。
随着局势的恶化,国内民生凋敝,百姓怨声载道。可国王依然闭明塞聪,被奸臣们的花言巧语所蒙蔽。直到有一天,敌国的大军长驱直入,国家陷入了巨大的危机之中。此时的国王才如梦初醒,但已经为时太晚。
这个国家最终陷入了困境,而国王也因为自己的闭目塞听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正如《史记》中所记载的那些因为偏听偏信而导致国家衰败的事例一样,这位国王没有吸取历史的教训,没有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敏锐的洞察力,被虚假的表象所迷惑,最终落得个可悲的下场。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作为领导者或者个人,都不能闭明塞聪,要时刻保持清醒,广泛地听取不同的意见和声音,明辨是非,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避免重蹈覆辙。只有这样,才能在复杂的社会中立足,实现自身的发展和进步。
闭明塞聪-成语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