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玉知非

成语拼音

bó yù zhī fēi

伯玉知非成语解释

伯玉蘧瑗,字伯玉,春秋时卫国人;非不对。比喻知道以前不对。

典故出处

《淮南子·原道训》故蘧瑗伯玉年五十,而有四十九年非。”

成语典故

成语造句

他经历了诸多挫折与磨难之后,才深刻领悟到自身的不足,可谓是伯玉知非。

成语故事

在春秋时期,有一个叫蘧伯玉的人。他自幼聪慧好学,心怀壮志,渴望在这乱世之中有所作为。 蘧伯玉年轻时,凭借着自己的才华和机智,很快在卫国崭露头角,得到了不少人的赏识和赞誉。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经历的丰富,他开始逐渐察觉到自己身上存在的诸多不足和错误。 有一次,蘧伯玉出使他国,在与他国的政客交谈过程中,他发现自己的某些观点和见解并不全面,甚至有些偏颇。这让他陷入了沉思,开始反思自己过去的种种行为和想法。他意识到自己不能再盲目自信,而应该更加谦虚地学习和不断改进自己。 回到卫国后,蘧伯玉更加勤奋地钻研学问,广泛结交各类贤达之士,从他们身上汲取智慧和经验。他常常一个人静坐反思,回顾自己的言行举止,一旦发现有不当之处,便立刻改正。 随着年龄的增长,蘧伯玉越发觉得自己曾经的无知和浅薄。他感慨道:“以前我真是太自以为是了,如今才明白自己有那么多的错误和不足。”他将自己的感悟告诉身边的人,希望他们也能像他一样,时刻保持自我反省的态度。 在卫国的朝堂之上,蘧伯玉也不再像以前那样急于表现自己,而是认真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他明白,一个人的智慧是有限的,只有集思广益,才能做出更加明智的决策。 多年后,蘧伯玉已经成为了卫国德高望重的人物,但他依然没有停止自我提升的步伐。他每日三省吾身,不断完善自己的品德和修养。 蘧伯玉的一生,都在践行着“知非”的精神。他用自己的行动告诉世人,一个人只有不断地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和不足,并且勇于改正,才能不断进步,走向更高的境界。正如《论语》中所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蘧伯玉正是这样一位时刻反省自己的典范。 他的事迹也被后世广为传颂,“伯玉知非”这个成语也由此而来,用来形容不断反省自己,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努力改正的人。它提醒着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不能满足于现状,而应该保持一颗谦逊的心,勇于面对自己的不足,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和完美。

伯玉知非-成语图片

伯玉知非成语图片

其他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