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玉知非

成語拼音

bó yù zhī fēi

伯玉知非成語解釋

伯玉蘧瑗,字伯玉,春秋時衛國人;非不對。比喻知道以前不對。

典故出處

《淮南子·原道訓》故蘧瑗伯玉年五十,而有四十九年非。”

成語典故

成語造句

他經歷了諸多挫折與磨難之後,才深刻領悟到自身的不足,可謂是伯玉知非。

成語故事

在春秋時期,有一個叫蘧伯玉的人。他自幼聰慧好學,心懷壯志,渴望在這亂世之中有所作爲。 蘧伯玉年輕時,憑藉着自己的才華和機智,很快在衛國嶄露頭角,得到了不少人的賞識和讚譽。然而,隨着時間的推移和經歷的豐富,他開始逐漸察覺到自己身上存在的諸多不足和錯誤。 有一次,蘧伯玉出使他國,在與他國的政客交談過程中,他發現自己的某些觀點和見解並不全面,甚至有些偏頗。這讓他陷入了沉思,開始反思自己過去的種種行爲和想法。他意識到自己不能再盲目自信,而應該更加謙虛地學習和不斷改進自己。 回到衛國後,蘧伯玉更加勤奮地鑽研學問,廣泛結交各類賢達之士,從他們身上汲取智慧和經驗。他常常一個人靜坐反思,回顧自己的言行舉止,一旦發現有不當之處,便立刻改正。 隨着年齡的增長,蘧伯玉越發覺得自己曾經的無知和淺薄。他感慨道:“以前我真是太自以爲是了,如今才明白自己有那麼多的錯誤和不足。”他將自己的感悟告訴身邊的人,希望他們也能像他一樣,時刻保持自我反省的態度。 在衛國的朝堂之上,蘧伯玉也不再像以前那樣急於表現自己,而是認真傾聽他人的意見和建議。他明白,一個人的智慧是有限的,只有集思廣益,才能做出更加明智的決策。 多年後,蘧伯玉已經成爲了衛國德高望重的人物,但他依然沒有停止自我提升的步伐。他每日三省吾身,不斷完善自己的品德和修養。 蘧伯玉的一生,都在踐行着“知非”的精神。他用自己的行動告訴世人,一個人只有不斷地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和不足,並且勇於改正,才能不斷進步,走向更高的境界。正如《論語》中所說:“吾日三省吾身:爲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蘧伯玉正是這樣一位時刻反省自己的典範。 他的事蹟也被後世廣爲傳頌,“伯玉知非”這個成語也由此而來,用來形容不斷反省自己,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並努力改正的人。它提醒着我們,在人生的道路上,我們不能滿足於現狀,而應該保持一顆謙遜的心,勇於面對自己的不足,努力讓自己變得更加優秀和完美。

伯玉知非-成語圖片

伯玉知非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