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辞而别
成语拼音
- bù cí ér bié
不辞而别成语解释
- 辞告辞;别离别。没有告辞就离开了。或悄悄溜走了。
典故出处
- 元·郑德辉《王粲登楼》第一折报老爷得知,王粲不辞而别去了。”
成语典故
- 于是,大家想不辞而别。★老舍《不成问题的问题》
成语造句
- 昨天他还和大家有说有笑,今天却毫无征兆地不辞而别,让所有人都感到十分惊讶和困惑。
成语故事
- 在春秋时期,有一个叫伍员的人。伍员字子胥,他的父亲伍奢是楚国太子太傅。
当时楚国的奸臣费无忌诬陷太子建谋反,伍奢因受到牵连而被囚禁。楚王欲斩草除根,便派人去抓伍员及其兄长伍尚。伍尚为人仁厚,明知此去必死无疑,但为了尽孝,还是义无反顾地去了,最终和父亲一起被杀害。
而伍员则是一个有勇有谋之人,他识破了楚王的阴谋,决定逃离楚国,以图日后报仇雪恨。他历经千辛万苦,一路辗转奔波。在逃亡的过程中,伍员遇到了许多困难和危险,但他都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勇气一一克服。
有一次,伍员来到了一个小国,他在那里结识了一些朋友。他们相处得十分融洽,伍员也暂时放下了心中的仇恨,享受着这片刻的宁静。然而,报仇的念头始终在他心中挥之不去。
终于,伍员觉得时机成熟,他必须要继续踏上征程,去寻找能够帮助他实现复仇计划的力量。于是,在一个寂静的夜晚,伍员没有向他的那些朋友们告别,就悄悄地离开了。这便是“不辞而别”。
伍员一路奔波,最终来到了吴国。他凭借自己的才能得到了吴王阖闾的赏识和重用,成为了吴国的重要大臣。在吴国,伍员积极谋划,为吴国的强大出谋划策。
多年后,伍员终于等来了复仇的机会。他率领吴军攻打楚国,势如破竹,楚国连连败退。最终,伍员实现了自己的复仇大计,宣泄了心中积压已久的仇恨。
伍员的故事流传千古,他的“不辞而别”虽然在当时看起来有些无情,但正是因为他坚定的决心和对复仇的执着,才成就了他后来的辉煌。这个成语也由此而来,用于形容那些未经告辞就离开的人,有时也暗示着一种决绝和义无反顾的态度。
在历史的长河中,“不辞而别”的故事不断上演。它让我们看到了人性中的复杂和矛盾,也让我们明白了在追求目标的道路上,有时需要做出艰难的抉择。无论是为了正义、理想还是个人的恩怨,那些敢于不辞而别的人,都有着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精神,他们的故事激励着后人不断前行。
不辞而别-成语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