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擒二毛

成语拼音

bù qín èr máo

不擒二毛成语解释

擒捉拿,捕获。二毛指头发斑白,引申为上年纪的人。不捕获年长的人。

典故出处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宋襄公曰‘君子不受伤,不擒二毛。’”

成语典故

成语造句

在战争中,我们应遵循人道主义原则,而不是像那些残忍的侵略者,丝毫不顾不擒二毛的古训。

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各国纷争不断,战火连连。在一个名为邾国的小国中,有一位将军名叫公叔痤。 这一日,公叔痤奉命率领军队与他国交战。战场上,两军对垒,杀声震天。邾国军队在公叔痤的指挥下,奋勇杀敌,逐渐占据了上风。 就在这时,敌军中出现了一群头发花白的老兵,他们虽然年事已高,但依然顽强抵抗。公叔痤看到这一幕,心中忽然想起了一个古老的道理:不擒二毛。意思是不捉拿头发花白的人,也就是对战老者要有怜悯和宽容之心。 他想到了历史上那些关于仁义之战的记载,明白战争不应仅仅是残酷的杀戮,也应该有一些基本的人道准则。于是,他下令士兵们不得伤害这些头发花白的老兵,要让他们安全离开战场。 然而,公叔痤的这一决定却引起了一些年轻士兵的不解和质疑。他们认为在战场上就应该全力以赴,不应有这样的仁慈之举。但公叔痤坚持自己的决定,他向士兵们解释道:“战争虽然残酷,但我们也不能丧失基本的人性和道德。这些头发花白的老者,他们或许已经经历了太多的苦难,我们不应再给他们增添更多的痛苦。” 最终,邾国军队在这场战斗中取得了胜利,但公叔痤的“不擒二毛”之举却在军中引起了广泛的讨论。有些士兵开始反思战争的意义和价值,他们意识到战争不仅仅是为了争夺土地和权力,也应该考虑到对生命的尊重和关爱。 随着时间的推移,公叔痤的这一事迹传遍了各国。许多人对他的仁义之举表示赞赏和敬佩,而“不擒二毛”这个成语也由此流传开来,成为了提醒人们在面对冲突和战争时,不要忘记人性和道德的重要象征。尽管战争的阴影依然笼罩着那个时代,但公叔痤的行为却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人们心中对于和平与正义的渴望。他的故事也让后人明白,即使在最艰难的时刻,我们也应该坚守内心的善良和仁义,因为这才是人类文明的基石。

不擒二毛-成语图片

不擒二毛成语图片

其他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