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容置辩
成语拼音
- bù róng zhì biàn
不容置辩成语解释
- 置安放。不容许别人进行辩解。指没有辩护的余地。
典故出处
-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三生》吾合休矣。既而俘者尽释,惟某后至,不容置辩,立斩之。”
成语典故
- 无
成语造句
- 这件事情的真相已经非常清晰,证据确凿,完全不容置辩。
成语故事
- 在古代,有一个繁荣的国家,其君主是一位颇为自负的人。
在这个国家里,有一位忠诚而直言不讳的大臣叫李忠。一次,国家面临一项重大决策,关于是否要与邻国开战。大多数大臣都阿谀奉承君主的想法,赞同开战,唯有李忠站出来,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详细地分析了当前的局势,指出开战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比如百姓将陷入战火,国家经济会遭受重创等等。
然而,君主却听不进去李忠的话,他一心想要通过战争来彰显自己的威风和权势。当李忠坚持阐述自己的观点时,君主怒不可遏地吼道:“此事已定,不容你再多加置辩!”李忠却毫不畏惧,依旧据理力争。
君主见状,更加愤怒,他觉得李忠这是在挑战他的权威,于是下令将李忠关入大牢。尽管如此,李忠在牢中依旧没有放弃自己的信念,他坚信自己是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坚持。
后来,国家果然如李忠所料,在战争中遭遇了巨大的困难和损失。百姓生活困苦,怨声载道。这时,君主才开始反思自己的决定,意识到李忠当初的话是多么正确。他懊悔不已,亲自到牢中释放了李忠,并诚恳地向他道歉。
从此,君主明白了在做决策时要广纳谏言,不能因为自己的固执而不容他人置辩。而李忠也因为他的忠诚和坚持,赢得了百姓和其他大臣的敬重。这个故事也警示后人,在面对不同意见时,要有开放的心态,不能盲目自大,否则可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
不容置辩-成语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