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腆之仪

成语拼音

bù tiǎn zhī yí

不腆之仪成语解释

腆丰厚;仪礼物。不丰厚的礼物。旧时送礼的谦辞。

典故出处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寡君闻吾子将步师出于敝邑,敢犒从者。不腆敝邑,为从者之淹,居则具一日之积,行则备一夕之卫。”

成语典故

不腆之仪,预以犒从者。★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六十九回

成语造句

他来拜访时,送上一份薄礼,称这只是不腆之仪,希望您不要嫌弃。

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之间经常互相往来。 有一次,晋国的大夫荀吴率领军队攻打鲜虞这个小国。鲜虞国势弱小,难以抵挡晋国的大军,于是鲜虞的国君决定向晋国求和。为了表示诚意,鲜虞国君准备了一份礼物。 当鲜虞国君派使者带着礼物来到晋国军营时,荀吴看到礼物并不丰厚,只是一些普通的物品,但他明白这是鲜虞国君在艰难处境下所能拿出的最大诚意了。使者恭敬地对荀吴说:“这是我们国君献上的不腆之仪,希望能表达我们对晋国的敬意和求和的诚意。” 荀吴看着这些礼物,心中有所触动。他深知战争会给两国人民都带来巨大的痛苦和损失,而且鲜虞国君在这种艰难时刻能主动求和并送上礼物,显示出了一定的诚意。经过深思熟虑,荀吴决定接受鲜虞的求和。 他对使者说:“你们国君的心意我收下了,我也理解你们的处境。既然如此,我愿意停止战争,两国从此和睦相处。”使者听后大喜过望,连连道谢。就这样,因为鲜虞国君的不腆之仪,一场战争得以避免,两国百姓也避免了战火的蹂躏。 这个故事体现了在特定情况下,即使是微薄的礼物和诚意,也可能产生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就如同《礼记·曲礼下》中所记载的:“凡挚,天子鬯,诸侯圭,卿羔,大夫雁,士雉,庶人之挚匹。”礼物的价值并不在于其本身的贵重与否,而在于其中所包含的心意和意义。不腆之仪,虽不丰厚,但在恰当的时机和情境下,却能发挥出意想不到的效果,为和平与友好奠定基础。在人际交往中,我们也不应过分看重礼物的物质价值,而应更注重其中所传递的情感和态度。

不腆之仪-成语图片

不腆之仪成语图片

其他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