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器晚成

成语拼音

dà qì wǎn chéng

大器晚成成语解释

大器:比喻大才。指能担当重任的人物要经过长期的锻炼,所以成就较晚。也用做对长期不得志的人的安慰话。

典故出处

《老子》四十二章:“大方无隅,大器晚成。”

成语典故

袁绍身边的一位门客,名叫崔琰,他从小喜习武艺,到了23岁才开始读《论语》、《韩诗》,求师学习。  由于他刻苦努力,学问也逐渐多起来。当时袁绍的士兵非常残暴,掘开坟墓将尸骨暴露出来。崔琰劝说袁绍不要这样做,袁绍认为他说得对,封他为骑都尉。后来,崔琰跟随曹操,为曹操出了不少主意。  在他作尚书时,曹操想立曹植为嗣子,而崔琰反对,他说:“自古以来的规矩是立长子,怎么能立曹植呢?”曹植是崔琰的侄女婿,尽管是亲属他也不偏袒,曹操十分佩服他的公正,崔琰有个堂弟叫崔林,年轻时既无成就也无名望,亲戚朋友都看不起他,可是崔琰却很器重他,崔琰常对人说:“才能大的人需要长时间才能成器,崔林将来一定会成大器。”后来,崔林果然当上了翼州主簿、御史中丞,还在魏文帝手下任过司空。

成语造句

他一直默默努力,不断积累经验和提升自己,虽然年轻时并不出众,但最终实现了自己的价值,可谓是大器晚成。

成语故事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这样一个人,他的经历完美地诠释了“大器晚成”这个成语。 这个人叫姜子牙,又名姜尚。他年轻时怀才不遇,生活困顿,为了生计,他做过屠夫,也卖过酒。虽然日子过得艰难,但他始终没有放弃自己对治国安邦之道的钻研和追求。 时光荏苒,姜子牙在平淡的岁月中慢慢老去,但他心中的志向却从未磨灭。终于,在他七十二岁那年,命运的转机出现了。西伯侯姬昌,也就是后来的周文王,在外出狩猎前占卜,卦辞说他此次将会得到一位辅佐他成就霸业的大贤。结果,姬昌在渭水之滨遇到了正在垂钓的姜子牙。 姜子牙钓鱼的方式很奇特,他的鱼钩是直的,而且离水面还有三尺高。姬昌见此情景,十分好奇,便上前询问。姜子牙借机向姬昌阐述了自己的治国理念和方略,姬昌听后,大喜过望,认定姜子牙就是他苦苦寻觅的贤才,于是诚恳地邀请他出山相助。 姜子牙欣然应允,从此开始了他辉煌的政治生涯。他辅佐周文王、周武王,出谋划策,帮助周室迅速崛起。在他的努力下,周的势力不断壮大,最终推翻了商朝的统治,建立了周朝。 姜子牙的一生,经历了漫长的等待和磨砺,直到晚年才得以施展才华,成就一番伟大的事业。他的故事成为了后世人们津津乐道的典范,也让“大器晚成”这个成语有了更深刻的内涵和意义。 就如孔子所说:“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姜子牙正是用他的实际行动证明了,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即使在晚年也能成就非凡的功业。在历史的舞台上,还有许多类似姜子牙这样的人物,他们在经历了岁月的沉淀和考验后,最终绽放出耀眼的光芒。他们让我们明白,人生的道路或许曲折漫长,但只要不放弃追求,终有一天能够实现自己的价值,成为那个“大器晚成”的人。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也许我们的才华和努力一时得不到认可和回报,但我们不能因此而气馁。我们要相信,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地努力,不断提升自己,就如同姜子牙一般,终有一天会迎来属于我们自己的辉煌时刻。“大器晚成”不仅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激励我们勇往直前的力量,让我们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永不止步。

大器晚成-成语图片

大器晚成

其他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