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长补短
成语拼音
- cái cháng bǔ duǎn
裁长补短成语解释
- 指吸收别人长处,以弥补自己的不足。
典故出处
- 《孟子·滕文公上》今滕,绝长补短,将五十里也。”南朝·梁·钟嵘《诗品》卷下安道诗嫩弱,有清上之句,裁长补短,袁彦伯之亚乎?”
成语典故
- 无
成语造句
- 在团队合作中,我们应该善于发现每个人的优点和不足,从而做到裁长补短,让整个团队发挥出最大的效能。
成语故事
-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名为陈国的诸侯国。陈国的国君一直希望自己的国家能够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
在陈国,有两位才华出众的年轻人,一个叫李华,擅长农耕,他对于种植各种农作物有着独特的见解和精湛的技艺,能让土地产出丰富的粮食;另一个叫张华,精通手工艺,他制作的各种器具精美绝伦,备受人们喜爱。
国君得知了他们的才能后,心想如果能将他们两人的长处结合起来,岂不是能让陈国发展得更好?于是,国君召见了他们,并对他们说:“我希望你们能互相学习,李华你学习张华的手工艺,张华你学习李华的农耕之术,将彼此的长处融入自身,共同为陈国的繁荣努力。”
两人听了国君的话,虽然一开始有些疑惑,但还是决定听从国君的安排。他们开始互相交流、学习。李华在学习手工艺的过程中,遇到了许多困难,但他凭借着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努力,逐渐掌握了其中的技巧。而张华在学习农耕时,也体会到了其中的不易,但他没有放弃,认真钻研。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不仅保持了自己原本的长处,还真的吸收了对方的优点。李华学会了制作一些简单而实用的农具,让农耕更加高效;张华则掌握了一些种植的窍门,让自己制作的器具更符合农耕的需求。
他们将这些新的技能传授给了陈国的百姓。百姓们在他们的带领下,生活变得越来越好,粮食产量增加了,手工艺品也更加多样化。陈国也因此变得日益强大。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我们应该像陈国国君那样,懂得裁长补短,善于发现他人的优点,互相学习、互相融合。就如同《晏子春秋·内篇问上》中所说:“任人之长,不强其短;任人之工,不强其拙。”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断提升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也能让集体、社会更加和谐与进步。正如陈国因为李华和张华的裁长补短而走向繁荣,我们在生活中也应学会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共同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裁长补短-成语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