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民害物
成语拼音
- cán mín hài wù
残民害物成语解释
- 摧残百姓,损害财物。
典故出处
- 宋·辛弃疾《淳熙己亥论盗贼札子》州以趣办财赋为急,县有残民害物之罪,而吏不敢问。”
成语典故
- 而上之所用者,莫非残民害物之人矣。★清·黄宗羲《诸敬槐先生八十寿序》
成语造句
- 在那动荡的年代,某些官员为了自身的利益不择手段,所作所为简直就是残民害物,给百姓带来了无尽的灾难。
成语故事
- 在历史的长河中,曾有这样一个时期。那时,有一个地方官员,名叫李丙。
李丙本是一个饱读诗书之人,通过科举步入仕途,初时也是心怀壮志,想要做出一番功绩。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在官场的染缸中渐渐迷失了自我。
李丙所管辖的地区本是一片富饶之地,但他却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开始滥用职权。他巧立名目,增加各种苛捐杂税,使得百姓们的生活苦不堪言。许多百姓因为无法承受沉重的赋税,不得不背井离乡,流离失所。
不仅如此,李丙还纵容手下的官吏为非作歹,他们肆意搜刮民脂民膏,强占百姓的土地和财产。对于那些敢于反抗的百姓,他们则进行残酷的打压和迫害。
在李丙的治理下,原本繁华的地区变得民生凋敝,商业凋零。许多农田因为无人耕种而荒芜,曾经热闹的集市也变得冷冷清清。百姓们对李丙是敢怒不敢言,只能在私底下暗暗诅咒他。
而李丙却丝毫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多么的错误,他依然沉浸在自己的权力欲望中无法自拔。他为了修建豪华的府邸,不惜挪用公款,甚至还强征民夫,让百姓们无偿为他劳作。
终于,百姓们忍无可忍,他们联合起来,发起了一场起义。起义军迅速壮大,他们一路攻城略地,直逼李丙的官署。李丙此时才如梦初醒,但为时已晚。他想要逃跑,却被愤怒的百姓们抓住,最终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李丙的行为正是“残民害物”的典型写照,他为了自己的私利,不惜残害百姓,破坏社会的安定和繁荣。他的所作所为不仅遭到了百姓们的唾弃,也在历史上留下了耻辱的一笔。这个故事也警示着后人,为官者应当以民为本,切不可为了一己之私而做出损害百姓利益的事情,否则必将遭到历史的审判和人民的唾弃。
残民害物-成语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