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之过蹙

成语拼音

cāo zhī guò cù

操之过蹙成语解释

犹言操之过急。指处理事情,解决问题过于急躁。

典故出处

语出《公羊传·庄公三十年》抜齐人伐山戎呴,此齐侯也,其称人何?贬。曷为贬?子司马子曰‘盖以操之为已蹙矣!’”

成语典故

若中路封关,操之过蹙,而东西各路得以偷贩出洋,则正税徒亏,而漏卮依然莫塞。★清·林则徐《复奏曾望颜条陈封关禁海事宜折》

成语造句

在做决策的时候,我们不能盲目求快,否则很容易因为考虑不周而出现问题,正所谓欲速则不达,切不可操之过蹙。

成语故事

在历史的长河中,曾发生过这样一个故事。 在战国时期,有一个诸侯国名为卫国。卫国的国君卫灵公虽然有一定的治国才能,但有时却过于心急,常常在决策上操之过蹙。 有一次,卫国面临着一场与邻国的争端。卫灵公在还没有充分了解情况和权衡利弊的情况下,就急于发动战争。大臣们纷纷进谏,劝他要谨慎行事,不可操之过急,但卫灵公却固执己见,认为必须迅速采取行动才能占据主动。 战争一开始,卫国军队由于准备不充分,陷入了被动局面。而邻国却早有谋划,战术运用得当,使得卫国连连失利。此时的卫灵公才开始懊悔自己当初的鲁莽决定,但为时已晚。 在困境中,一位睿智的大臣对卫灵公说:“主公,您之前就是因为操之过蹙,没有经过深思熟虑就做出决定,才导致了如今的局面。治国如同下棋,每一步都需要谨慎思考,不能仅凭一时冲动啊。”卫灵公听后,陷入了沉思。 他回想起历史上许多因为冲动决策而导致失败的例子,比如春秋时期的宋襄公,在泓水之战中不懂得审时度势,盲目坚持所谓的仁义,结果大败而归。他意识到自己不能重蹈覆辙,必须改变这种操之过蹙的行事风格。 于是,卫灵公开始认真反思自己的行为,重新审视局势。他积极听取大臣们的建议,调整战略,逐步扭转了战争的不利局面。经过艰苦的努力,卫国最终与邻国达成了和平协议,避免了更大的损失。 这件事让卫灵公深刻地认识到,操之过蹙往往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在之后的治理国家中,他更加注重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不再轻易地被情绪左右,而是经过充分的论证和思考后才做出决定。卫国也因此逐渐走向了繁荣和稳定。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要避免操之过蹙。当面对重要的事情时,不能盲目行动,要保持冷静和理智,充分收集信息,权衡利弊,经过深思熟虑后再做出决策。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避免因为冲动而犯下错误,更好地实现自己的目标。正如古人所说:“谋定而后动”,只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和谋划,行动起来才会更加从容和有效。

操之过蹙-成语图片

操之过蹙

其他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