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蠖求伸

成语拼音

chǐ huò qiú shēn

尺蠖求伸成语解释

尺蠖虫名,体长约二三寸,屈伸而行。尺蠖用弯曲来求得伸展。比喻以退为进的策略。

典故出处

《周易·系辞下》尺蠖之屈,以求信(伸)也。”

成语典故

尺蠖欲求伸,卑污须自屈。★明·王士桢《鸣凤记》第五出

成语造句

面对困难与挫折,我们不应轻易放弃,要像尺蠖求伸那般,等待时机,积聚力量,终能实现目标。

成语故事

在春秋时期,有一个国家名为卫国。卫国的国君卫灵公虽然有一定的治国才能,但他的性格却颇为复杂。 当时,卫国中有一位贤能之士名叫蘧伯玉。他品行高洁,才华出众,一心为卫国的发展尽心尽力。然而,卫灵公身边也有一些善于阿谀奉承的小人,他们时常在卫灵公面前进谗言,试图排挤蘧伯玉。 面对这种复杂的局面,蘧伯玉深知不能一味地强硬对抗,那样只会给自己招来更多的麻烦。于是,他选择了一种看似退让的策略,就如同那尺蠖一般,先弯曲自己,等待合适的时机再伸展。 有一次,卫灵公听信了小人的谗言,对蘧伯玉产生了误解,开始冷落他。蘧伯玉并没有急于辩解或抗争,而是默默地接受了这一切,继续低调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他知道,此时的解释只会让卫灵公更加反感,倒不如等待时机,让事实来说话。 在之后的日子里,卫国遇到了一些棘手的问题,那些平日里只会阿谀奉承的小人根本束手无策。而蘧伯玉却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才能,默默地为解决这些问题出谋划策,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随着时间的推移,卫灵公也逐渐意识到自己对蘧伯玉的误解,他开始重新审视蘧伯玉的为人和才能。最终,卫灵公明白了蘧伯玉的良苦用心,对他越发敬重,重新委以重任。 蘧伯玉用自己的行动完美地诠释了“尺蠖求伸”的智慧。他就像那尺蠖一样,在困境中懂得暂时弯曲自己,不与强大的势力直接对抗,而是积蓄力量,等待时机。这种以退为进的策略,不仅让他避免了不必要的冲突和损失,还最终赢得了卫灵公的信任和尊重,为自己赢得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历史的长河中,像蘧伯玉这样懂得“尺蠖求伸”智慧的人还有很多。他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不盲目冲动,而是冷静思考,选择合适的策略。这种智慧不仅仅适用于个人的发展,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只有懂得在适当的时候弯曲,才能在未来更好地伸展,实现自己的目标和理想。

尺蠖求伸-成语图片

尺蠖求伸

其他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