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剑如归

成语拼音

chǐ jiàn rú guī

齿剑如归成语解释

犹言视死如归。

典故出处

《晋书·列女传论》比夫悬梁靡顾,齿剑如归,异日齐风,可以激扬千载矣。”

成语典故

成语造句

面对敌人的威胁,他毫无惧色,展现出了英勇无畏的精神,大有齿剑如归之势。

成语故事

在春秋时期,有一个诸侯国名为卫国。卫国曾经有一位忠诚勇敢的大臣,名叫弘演。 当时,卫国的国君卫懿公穷奢极欲,不理朝政,还特别喜爱养鹤,给鹤封官加爵,百姓们对他极为不满。而北方的狄人见卫国混乱,趁机入侵。卫懿公慌忙组织军队抵抗,但由于他长期的无道统治,士兵们都不愿为他效命。 狄人一路势如破竹,很快就攻破了卫国的都城。卫懿公在战乱中被杀,尸体也遭到了严重的损坏。消息传到弘演耳中,他悲愤不已。 弘演立刻出发去寻找卫懿公的尸体,历经艰难险阻后,他终于找到了已经面目全非的国君遗体。只见卫懿公的尸体仅剩下一些残碎的骨肉。弘演看着这惨状,心中充满了悲痛和忠诚。 为了让国君的遗体能够完整地回归,弘演做出了一个惊人的举动。他竟然划开自己的肚子,将卫懿公那些残碎的骨肉放入自己的腹中,然后倒地而亡,用自己的生命践行了对国君的忠诚,真正做到了齿剑如归。 弘演的事迹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他的忠诚和勇敢成为了后世人传颂的典范。在那个动荡的时代,他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诠释了什么是忠诚,什么是坚守。他的行为就如同那璀璨的星光,虽然短暂却无比耀眼。 在《吕氏春秋》中,就记载了弘演的这段感人故事。他用自己的生命捍卫了自己心中的信念,展现了一种高尚的品质和大无畏的精神。他的故事也让我们明白,忠诚有时候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但正是这种不惜一切的忠诚,才使得历史的车轮不断前进,人类的文明得以延续和发展。在历史的长河中,无数像弘演这样的人物,他们的故事或许会被时间的尘埃所掩盖,但他们所展现出的精神却永远值得我们铭记和敬仰。 齿剑如归,这个成语所蕴含的不仅仅是面对死亡时的无畏,更是一种对信念、对责任的坚定执着。它提醒着我们,无论在何时何地,都要有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精神,为了自己心中的理想和目标,勇往直前,不惧任何艰难险阻。

齿剑如归-成语图片

齿剑如归成语图片

其他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