齒劍如歸

成語拼音

chǐ jiàn rú guī

齒劍如歸成語解釋

猶言視死如歸。

典故出處

《晉書·列女傳論》比夫懸樑靡顧,齒劍如歸,異日齊風,可以激揚千載矣。”

成語典故

成語造句

面對敵人的威脅,他毫無懼色,展現出了英勇無畏的精神,大有齒劍如歸之勢。

成語故事

在春秋時期,有一個諸侯國名爲衛國。衛國曾經有一位忠誠勇敢的大臣,名叫弘演。 當時,衛國的國君衛懿公窮奢極欲,不理朝政,還特別喜愛養鶴,給鶴封官加爵,百姓們對他極爲不滿。而北方的狄人見衛國混亂,趁機入侵。衛懿公慌忙組織軍隊抵抗,但由於他長期的無道統治,士兵們都不願爲他效命。 狄人一路勢如破竹,很快就攻破了衛國的都城。衛懿公在戰亂中被殺,屍體也遭到了嚴重的損壞。消息傳到弘演耳中,他悲憤不已。 弘演立刻出發去尋找衛懿公的屍體,歷經艱難險阻後,他終於找到了已經面目全非的國君遺體。只見衛懿公的屍體僅剩下一些殘碎的骨肉。弘演看着這慘狀,心中充滿了悲痛和忠誠。 爲了讓國君的遺體能夠完整地迴歸,弘演做出了一個驚人的舉動。他竟然劃開自己的肚子,將衛懿公那些殘碎的骨肉放入自己的腹中,然後倒地而亡,用自己的生命踐行了對國君的忠誠,真正做到了齒劍如歸。 弘演的事蹟在歷史的長河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記,他的忠誠和勇敢成爲了後世人傳頌的典範。在那個動盪的時代,他以自己獨特的方式詮釋了什麼是忠誠,什麼是堅守。他的行爲就如同那璀璨的星光,雖然短暫卻無比耀眼。 在《呂氏春秋》中,就記載了弘演的這段感人故事。他用自己的生命捍衛了自己心中的信念,展現了一種高尚的品質和大無畏的精神。他的故事也讓我們明白,忠誠有時候需要付出巨大的代價,但正是這種不惜一切的忠誠,才使得歷史的車輪不斷前進,人類的文明得以延續和發展。在歷史的長河中,無數像弘演這樣的人物,他們的故事或許會被時間的塵埃所掩蓋,但他們所展現出的精神卻永遠值得我們銘記和敬仰。 齒劍如歸,這個成語所蘊含的不僅僅是面對死亡時的無畏,更是一種對信念、對責任的堅定執着。它提醒着我們,無論在何時何地,都要有堅定的信念和不屈的精神,爲了自己心中的理想和目標,勇往直前,不懼任何艱難險阻。

齒劍如歸-成語圖片

齒劍如歸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