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鏖兵

成语拼音

chì bì áo bīng

赤壁鏖兵成语解释

鏖激战『献帝建安十三年,曹操大军伐吴,孙权联合刘备军队联合抗曹,联军于赤壁用火攻大破曹兵的一次激战。泛指激烈的战斗。

典故出处

元·无名氏《两军师隔江斗智》第一折叵耐刘备那厮,暗地夺取荆州,想他赤壁鏖兵,全仗我东吴力气。”

成语典故

成语造句

当年那场战争激烈异常,其残酷程度犹如赤壁鏖兵,无数将士血洒疆场。

成语故事

东汉末年,曹操基本统一了北方后,于建安十三年七月,自宛挥师南下,欲先灭刘表,再顺江而下消灭孙权。九月,曹军进占新野,此时刘表已死,其子刘琮不战而降。曹操轻而易举地占领了荆州,收降了荆州水军,并拥有了大量的粮草和武器。 曹操写信给孙权,扬言要率领八十万大军与孙权“会猎”于江东。面对曹操的强大压力,孙权的部下大多主张投降,只有鲁肃坚决主战,并建议孙权召回在鄱阳湖训练水军的周瑜。周瑜回来后,向孙权详细分析了曹军的弱点,并坚决主张抗击曹操。 孙权最终下定决心,任命周瑜、程普为左右督,鲁肃为赞军校尉,率三万吴军精锐迎战曹军。孙刘联军与曹军在赤壁相遇。曹军初战失利,退回江北。曹操的士兵大多来自北方,不擅长水战,于是曹操下令将舰船首尾用铁索连接起来,士兵在船上行动如履平地。 周瑜的部将黄盖看出了曹军这一弱点,他向周瑜建议使用火攻之计。周瑜采纳了黄盖的建议,并让黄盖写信诈降曹操。曹操以为黄盖真的投降,大喜过望。 在一个东南风大作的夜晚,黄盖率领装满茅草等易燃物的战船数十艘,冲向曹军舰队。接近曹军时,黄盖下令点燃战船,火船借助风势,如离弦之箭冲向曹军连环战船。顿时,火光冲天,曹军的舰船纷纷着火,士兵们惊慌失措,烧死、溺死者不计其数。孙刘联军趁机发动进攻,曹军大败。 曹操见大势已去,只得率领残部北退。赤壁之战以孙刘联军的胜利而告终。这场战役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赤壁鏖兵,展现了孙刘联军的英勇无畏和卓越智慧。在敌众我寡、形势危急的情况下,他们凭借着坚定的信念、巧妙的计谋和出色的指挥,战胜了强大的曹军。这场战役也成为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被后世广为传颂。 正如《三国演义》中所描绘的那样,赤壁鏖兵的场面惊心动魄,英雄豪杰辈出。周瑜的雄才大略、黄盖的忠勇智谋、鲁肃的深谋远虑,都在这场战役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而曹操的骄傲自大、轻信他人,也导致了他的失败。赤壁鏖兵不仅是一场军事上的较量,更是一场智慧与勇气的较量,它所蕴含的历史意义和价值,至今仍然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思考。

赤壁鏖兵-成语图片

赤壁鏖兵成语图片

其他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