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耳不闻
成语拼音
- chōng ěr bù wén
充耳不闻成语解释
- 充塞住。塞住耳朵不听。形容有意不听别人的意见。
典故出处
- 《诗经·邶风·旄丘》叔兮伯兮,褎如充耳。”
成语典故
- 这里袁伯珍只装作充耳不闻,一面出了告示,按户收起捐来。★清·无名氏《官场维新记》第九回
成语造句
- 对于他人善意的提醒,他却全然不顾,充耳不闻,依旧我行我素。
成语故事
- 在古代的一个国度里,有一位国王。这位国王初登王位时,心怀壮志,想要成就一番伟大的事业,让国家繁荣昌盛。
起初,国王积极听取大臣们的各种建议,认真处理国家事务。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别有用心的大臣开始阿谀奉承,只说国王爱听的话,对于那些真正重要但可能会让国王不悦的问题则避而不谈。
渐渐地,国王习惯了这种被赞美和迎合的氛围,开始对一些不同的声音和真实的情况充耳不闻。有一次,一位忠诚的老臣看到国家的一些政策出现了弊端,便鼓起勇气向国王进谏,诚恳地指出问题所在,并提出了合理的解决方案。可是国王却因为已经习惯了只听好话,对于老臣的直言不讳感到十分不悦,他根本没有认真思考老臣的话,便不耐烦地挥挥手,让老臣退下。
就这样,国王错过了一次又一次修正错误的机会。国家的问题日益严重,百姓们生活受到很大影响,怨声载道。而那些仍然围绕在国王身边阿谀奉承的大臣们,为了自己的利益,继续对国王隐瞒真实的情况。
终于,国家陷入了困境,外敌入侵,内部动荡不安。这时,国王才如梦初醒,他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意识到自己一直以来对那些忠言和真实的声音充耳不闻是多么愚蠢的行为。他想起了历史上那些因为善于纳谏而成就大业的君主,后悔不已。
可是,此时的后悔已经有些太迟了。尽管国王开始努力地想要挽回局面,但国家已经遭受了巨大的创伤。最终,这个曾经辉煌的国度在困境中艰难挣扎,而国王也为自己的充耳不闻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这个故事警示着后人,在面对各种声音时,不能只选择自己喜欢听的,而对那些重要的真话和建议充耳不闻,否则可能会带来无法挽回的后果。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谦逊的态度,广泛听取不同的意见,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让国家和个人不断发展进步。
充耳不闻-成语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