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得楚弓

成语拼音

chǔ dé chǔ gōng

楚得楚弓成语解释

楚国人丢失弓,拾到的仍是楚国人。比喻虽有所失,而利未外溢。

典故出处

见楚弓楚得”。

成语典故

喜楚得楚弓,免被傍人笑。★明·苏复《金印记·金钗典卖》

成语造句

他对待得失的态度十分坦然,就像古人所说的楚得楚弓那般,得失都能泰然处之。

成语故事

在春秋时期,有一个国家名为楚国。 楚国地域广阔,人民生活富足。在楚国的一个小镇上,有一位技艺精湛的工匠,他以制作精美的弓箭而闻名。一天,这位工匠精心打造了一把极其出色的弓,这把弓无论是外观还是性能都堪称完美。然而,就在他准备将弓展示给众人时,一个不小心,弓掉落在地,顺着街道滚了出去。工匠急忙去追,可无奈弓滚动的速度太快,最终消失在了人群之中。 说来也巧,这把弓被一位路过的楚国士兵捡到了。士兵看到如此精致的弓,爱不释手,便私自将其留了下来。日子一天天过去,士兵带着这把弓经历了许多战斗,凭借着它的出色性能,士兵在战场上屡立战功。 然而,这件事不知怎么传到了那位工匠的耳中。工匠十分心疼自己丢失的宝贝,他四处打听,终于得知了弓在那位士兵手中。于是,工匠决定去讨要自己的弓。士兵一开始并不愿意归还,毕竟这把弓对他来说意义重大。但工匠据理力争,强调这把弓本就是他所制作。 两人僵持不下,最后只能请官府来裁决。官员在了解事情的始末后,陷入了沉思。他想到了楚国一直以来的传统和观念,在楚国,人们普遍认为东西只要在楚国人手中,无论是谁拥有,都还是属于楚国的。最终,官员做出了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裁决,他对工匠说:“此弓虽为你所制,但现在在我们楚国士兵手中,这不正如楚国人丢失了弓,又被另一个楚国人捡到吗?既然都是楚人,又何必非要追回呢?”工匠虽然心中不甘,但也只能无奈接受。 这件事后来被人们传颂开来,逐渐形成了“楚得楚弓”这个成语。它寓意着虽然东西的归属有所变化,但只要没有落到外人手中,就不必过于计较。这反映了当时楚国社会的一种独特观念和心态。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楚得楚弓”这个成语也体现了楚国在那个时期的文化特色和民族性格。楚国有着强烈的自我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他们更注重整体的利益和归属,而相对淡化个人的得失。这种观念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楚国的团结和稳定,也为其在春秋时期的强大奠定了基础。 同时,这个成语也提醒着我们,在看待事物时,不能仅仅局限于狭隘的个人利益,而应该从更广阔的视角去思考问题。有时候,适当的宽容和理解,能够化解许多不必要的矛盾和纷争。尽管时代已经变迁,但“楚得楚弓”所蕴含的智慧和道理,依然值得我们深思和借鉴。

楚得楚弓-成语图片

楚得楚弓成语图片

其他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