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敝舌腐
成语拼音
- chún bì shé fǔ
唇敝舌腐成语解释
- 犹唇焦舌敝。形容说话太多,费尽唇舌。
典故出处
- 无
成语典故
- 无
成语造句
- 为了说服他改变想法,我费尽心思,讲得口干舌燥,却依然是唇敝舌腐,毫无作用。
成语故事
- 在春秋时期,有一个名叫烛之武的人。当时,郑国面临着秦国和晋国的联合威胁,国家危在旦夕。
郑国国君郑文公心急如焚,四处寻找能够挽救国家的办法。这时,有人向他推荐了烛之武。烛之武虽然年事已高,但凭借着他的智慧和口才,郑文公决定让他一试。
烛之武临危受命,肩负起了这一艰巨的使命。他独自一人前往秦军营地,要求面见秦穆公。秦穆公听闻有郑国人求见,十分好奇,便同意了会见。
烛之武见到秦穆公后,并没有直接请求他退兵,而是开始分析局势。他详细地阐述了秦国和晋国之间的微妙关系,指出秦国帮助晋国攻打郑国,实际上是在增强晋国的实力,对秦国并无益处。他说:“郑国与秦国相隔甚远,即使郑国灭亡,秦国也难以长久地占有郑国的土地,而晋国却会因此变得更加强大,这无疑是对秦国的威胁。”
接着,烛之武又动之以情地说:“秦国和郑国之间向来并无仇怨,何必要大动干戈呢?如果秦国能够退兵,郑国愿意成为秦国在东方的友好邻邦,为秦国提供各种便利。”
烛之武滔滔不绝地说着,可谓是费尽唇舌,几乎到了唇敝舌腐的地步。秦穆公被他的言辞深深打动,开始认真思考其中的利弊。最终,秦穆公权衡再三,决定撤兵,并且还留下了部分军队帮助郑国守卫。
晋国见秦国退兵,也无奈地放弃了攻打郑国的计划。就这样,烛之武凭借着他的三寸不烂之舌,成功地挽救了郑国。
烛之武的事迹成为了历史上的一段佳话,他展现了口才和智慧在关键时刻的巨大力量。这个故事也让我们明白,在面对困难和危机时,只要能够冷静分析局势,找到问题的关键所在,并运用恰当的方式去沟通和说服他人,就有可能化险为夷,实现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唇敝舌腐”这个成语,也正是对烛之武这种为了国家和民族利益而竭尽全力、不辞辛劳地运用口才去说服他人的生动写照。
唇敝舌腐-成语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