脣敝舌腐

成語拼音

chún bì shé fǔ

脣敝舌腐成語解釋

猶脣焦舌敝。形容說話太多,費盡脣舌。

典故出處

成語典故

成語造句

爲了說服他改變想法,我費盡心思,講得口乾舌燥,卻依然是脣敝舌腐,毫無作用。

成語故事

在春秋時期,有一個名叫燭之武的人。當時,鄭國面臨着秦國和晉國的聯合威脅,國家危在旦夕。 鄭國國君鄭文公心急如焚,四處尋找能夠挽救國家的辦法。這時,有人向他推薦了燭之武。燭之武雖然年事已高,但憑藉着他的智慧和口才,鄭文公決定讓他一試。 燭之武臨危受命,肩負起了這一艱鉅的使命。他獨自一人前往秦軍營地,要求面見秦穆公。秦穆公聽聞有鄭國人求見,十分好奇,便同意了會見。 燭之武見到秦穆公後,並沒有直接請求他退兵,而是開始分析局勢。他詳細地闡述了秦國和晉國之間的微妙關係,指出秦國幫助晉國攻打鄭國,實際上是在增強晉國的實力,對秦國並無益處。他說:“鄭國與秦國相隔甚遠,即使鄭國滅亡,秦國也難以長久地佔有鄭國的土地,而晉國卻會因此變得更加強大,這無疑是對秦國的威脅。” 接着,燭之武又動之以情地說:“秦國和鄭國之間向來並無仇怨,何必要大動干戈呢?如果秦國能夠退兵,鄭國願意成爲秦國在東方的友好鄰邦,爲秦國提供各種便利。” 燭之武滔滔不絕地說着,可謂是費盡脣舌,幾乎到了脣敝舌腐的地步。秦穆公被他的言辭深深打動,開始認真思考其中的利弊。最終,秦穆公權衡再三,決定撤兵,並且還留下了部分軍隊幫助鄭國守衛。 晉國見秦國退兵,也無奈地放棄了攻打鄭國的計劃。就這樣,燭之武憑藉着他的三寸不爛之舌,成功地挽救了鄭國。 燭之武的事蹟成爲了歷史上的一段佳話,他展現了口才和智慧在關鍵時刻的巨大力量。這個故事也讓我們明白,在面對困難和危機時,只要能夠冷靜分析局勢,找到問題的關鍵所在,並運用恰當的方式去溝通和說服他人,就有可能化險爲夷,實現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而“脣敝舌腐”這個成語,也正是對燭之武這種爲了國家和民族利益而竭盡全力、不辭辛勞地運用口才去說服他人的生動寫照。

脣敝舌腐-成語圖片

脣敝舌腐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