蠢蠢欲动
成语拼音
- chǔn chǔn yù dòng
蠢蠢欲动成语解释
- 蠢蠢爬虫蠕动的样子。比喻敌人准备进攻或坏人阴谋捣乱。
典故出处
- 南朝·宋·刘敬叔《异苑·句容水脉》掘得一黑物,无有首尾,形如数百斛舡,长数十丈,蠢蠢而动。”
成语典故
- 据点里的敌人又蠢蠢欲动。★峻青《爆炸远征队》五
成语造句
- 市场上的新产品刚刚推出,竞争对手们已经按捺不住,蠢蠢欲动,准备抢占市场份额。
成语故事
- 在春秋时期,有一个诸侯国名为郑国。郑国的国君郑庄公是一位有雄才大略的君主。
当时,郑国的邻国卫国一直对郑国虎视眈眈,卫国国君卫桓公常常心怀不轨,总想着找机会侵犯郑国的领土。郑庄公察觉到了卫国的异动,知道他们似乎在暗中谋划着什么,但一时之间也无法确切知晓卫国的具体计划。
卫桓公手下有一群大臣,他们极力怂恿卫桓公对郑国发动进攻,这些大臣们就如同那不安分的火苗,在一旁蠢蠢欲动。卫桓公在他们的不断鼓动下,心中的贪欲和野心也渐渐被点燃,开始积极筹备攻打郑国的事宜。
然而,郑庄公可不是坐以待毙之人。他一方面加强国内的军事防御,训练士兵,准备应对可能到来的战争;另一方面,他派遣使者前往卫国,试图探听卫国的真实意图,并希望通过外交手段化解这场潜在的危机。
但是,卫国的那些心怀不轨的大臣们根本不顾及郑国的使者和郑庄公的努力,他们执意要推动战争的爆发。终于,卫国集结了大军,气势汹汹地向郑国进发。
郑庄公得知卫国来袭,立即率领郑国的军队奋起抵抗。双方在边境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战斗。郑庄公指挥有方,郑国士兵们也英勇奋战,而卫国由于内部的混乱和仓促应战,渐渐处于下风。
最终,郑国成功击退了卫国的进攻,保卫了自己的国家和领土。而卫国那些原本蠢蠢欲动的大臣们,也为自己的贪婪和冲动付出了代价。这场战争让卫国元气大伤,也让其他诸侯国看到了郑国的实力和郑庄公的智慧。
经此一事,各国都明白了,不能仅凭一时的冲动和野心就轻易发动战争,否则可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而“蠢蠢欲动”这个成语也由此流传下来,用来形容那些心怀不轨、暗中准备做坏事的人或势力。它提醒着人们要保持警惕,不要被那些表面的平静所迷惑,要善于察觉他人隐藏的不良企图,以免遭受不必要的损失和伤害。
蠢蠢欲动-成语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