蠢蠢欲動

成語拼音

chǔn chǔn yù dòng

蠢蠢欲動成語解釋

蠢蠢爬蟲蠕動的樣子。比喻敵人準備進攻或壞人陰謀搗亂。

典故出處

南朝·宋·劉敬叔《異苑·句容水脈》掘得一黑物,無有首尾,形如數百斛舡,長數十丈,蠢蠢而動。”

成語典故

據點裏的敵人又蠢蠢欲動。★峻青《爆炸遠征隊》五

成語造句

市場上的新產品剛剛推出,競爭對手們已經按捺不住,蠢蠢欲動,準備搶佔市場份額。

成語故事

在春秋時期,有一個諸侯國名爲鄭國。鄭國的國君鄭莊公是一位有雄才大略的君主。 當時,鄭國的鄰國衛國一直對鄭國虎視眈眈,衛國國君衛桓公常常心懷不軌,總想着找機會侵犯鄭國的領土。鄭莊公察覺到了衛國的異動,知道他們似乎在暗中謀劃着什麼,但一時之間也無法確切知曉衛國的具體計劃。 衛桓公手下有一羣大臣,他們極力慫恿衛桓公對鄭國發動進攻,這些大臣們就如同那不安分的火苗,在一旁蠢蠢欲動。衛桓公在他們的不斷鼓動下,心中的貪慾和野心也漸漸被點燃,開始積極籌備攻打鄭國的事宜。 然而,鄭莊公可不是坐以待斃之人。他一方面加強國內的軍事防禦,訓練士兵,準備應對可能到來的戰爭;另一方面,他派遣使者前往衛國,試圖探聽衛國的真實意圖,並希望通過外交手段化解這場潛在的危機。 但是,衛國的那些心懷不軌的大臣們根本不顧及鄭國的使者和鄭莊公的努力,他們執意要推動戰爭的爆發。終於,衛國集結了大軍,氣勢洶洶地向鄭國進發。 鄭莊公得知衛國來襲,立即率領鄭國的軍隊奮起抵抗。雙方在邊境展開了一場激烈的戰鬥。鄭莊公指揮有方,鄭國士兵們也英勇奮戰,而衛國由於內部的混亂和倉促應戰,漸漸處於下風。 最終,鄭國成功擊退了衛國的進攻,保衛了自己的國家和領土。而衛國那些原本蠢蠢欲動的大臣們,也爲自己的貪婪和衝動付出了代價。這場戰爭讓衛國元氣大傷,也讓其他諸侯國看到了鄭國的實力和鄭莊公的智慧。 經此一事,各國都明白了,不能僅憑一時的衝動和野心就輕易發動戰爭,否則可能會帶來意想不到的後果。而“蠢蠢欲動”這個成語也由此流傳下來,用來形容那些心懷不軌、暗中準備做壞事的人或勢力。它提醒着人們要保持警惕,不要被那些表面的平靜所迷惑,要善於察覺他人隱藏的不良企圖,以免遭受不必要的損失和傷害。

蠢蠢欲動-成語圖片

蠢蠢欲動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