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不获命
成语拼音
- cí bù huò mìng
辞不获命成语解释
- 指辞谢而未获允许。
典故出处
- 《庄子·天地》鲁君谓葂也曰‘请受教。’辞不获命,既已告矣,未知中否。”
成语典故
- 卫交军文子问二三子之于赐,天壹而三焉,赐也辞不获命,以所见者对矣。★《孔子家语·弟子行》
成语造句
- 我本不想接受这项艰难的任务,但形势所迫,最终还是应承下来,真可谓辞不获命。
成语故事
- 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之间纷争不断。有一个名叫伍举的人,他才华出众,心怀壮志。
伍举一心想要为国家效力,便来到了楚国,希望能得到楚王的重用。然而,当时楚国的朝堂局势复杂,一些奸臣当道,他们嫉妒伍举的才能,便想方设法地阻止他获得重要职位。
尽管伍举多次向楚王进言,阐述自己的治国理念和策略,但都因为奸臣的从中作梗而未能得到楚王的重视。面对这种情况,伍举并没有气馁,他依然坚持不懈地寻找机会。
终于有一天,楚国面临着一个重大的危机,周边的一个强国对楚国虎视眈眈,随时可能发动进攻。在这个关键时刻,伍举再次挺身而出,向楚王详细分析了局势,并提出了一系列应对之策。
楚王开始认真考虑伍举的建议,他意识到伍举确实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于是,楚王决定任命伍举为重要官职,让他负责处理国家的事务。
伍举接到任命后,内心十分激动,但同时也感到责任重大。他深知自己必须全力以赴,才能不辜负楚王的信任。
在伍举的努力下,楚国逐渐摆脱了危机,国家变得日益强盛。而伍举也因其卓越的才能和忠诚的品质,赢得了楚国人民的尊敬和爱戴。
然而,伍举的成功却引来了更多的嫉妒和诋毁。那些奸臣们不甘心看到伍举如此风光,他们再次密谋,试图陷害伍举。
面对奸臣们的阴谋诡计,伍举感到十分无奈。他曾多次想要辞去官职,但楚王却坚决不允许,因为此时的楚国依然需要伍举的智慧和才能。
伍举无奈地感叹道:“我真是辞不获命啊!”尽管身处困境,但伍举依然坚守着自己的信念和职责,继续为楚国的繁荣和稳定而努力奋斗。
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楚国的局势逐渐稳定下来,伍举也终于摆脱了奸臣们的纠缠。他的事迹被人们传颂不衰,成为了楚国历史上的一段佳话。而“辞不获命”这个成语也由此流传开来,用来形容推辞不掉别人的任命或要求。它让我们看到了在复杂的环境中,一个有才华、有志向的人是如何坚守自己的立场,为国家和人民奉献自己的力量,尽管会遭遇种种困难和阻碍,但依然勇往直前。
辞不获命-成语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