辭不獲命
成語拼音
- cí bù huò mìng
辭不獲命成語解釋
- 指辭謝而未獲允許。
典故出處
- 《莊子·天地》魯君謂葂也曰‘請受教。’辭不獲命,既已告矣,未知中否。”
成語典故
- 衛交軍文子問二三子之於賜,天壹而三焉,賜也辭不獲命,以所見者對矣。★《孔子家語·弟子行》
成語造句
- 我本不想接受這項艱難的任務,但形勢所迫,最終還是應承下來,真可謂辭不獲命。
成語故事
- 春秋時期,各諸侯國之間紛爭不斷。有一個名叫伍舉的人,他才華出衆,心懷壯志。
伍舉一心想要爲國家效力,便來到了楚國,希望能得到楚王的重用。然而,當時楚國的朝堂局勢複雜,一些奸臣當道,他們嫉妒伍舉的才能,便想方設法地阻止他獲得重要職位。
儘管伍舉多次向楚王進言,闡述自己的治國理念和策略,但都因爲奸臣的從中作梗而未能得到楚王的重視。面對這種情況,伍舉並沒有氣餒,他依然堅持不懈地尋找機會。
終於有一天,楚國面臨着一個重大的危機,周邊的一個強國對楚國虎視眈眈,隨時可能發動進攻。在這個關鍵時刻,伍舉再次挺身而出,向楚王詳細分析了局勢,並提出了一系列應對之策。
楚王開始認真考慮伍舉的建議,他意識到伍舉確實是一個不可多得的人才。於是,楚王決定任命伍舉爲重要官職,讓他負責處理國家的事務。
伍舉接到任命後,內心十分激動,但同時也感到責任重大。他深知自己必須全力以赴,才能不辜負楚王的信任。
在伍舉的努力下,楚國逐漸擺脫了危機,國家變得日益強盛。而伍舉也因其卓越的才能和忠誠的品質,贏得了楚國人民的尊敬和愛戴。
然而,伍舉的成功卻引來了更多的嫉妒和詆譭。那些奸臣們不甘心看到伍舉如此風光,他們再次密謀,試圖陷害伍舉。
面對奸臣們的陰謀詭計,伍舉感到十分無奈。他曾多次想要辭去官職,但楚王卻堅決不允許,因爲此時的楚國依然需要伍舉的智慧和才能。
伍舉無奈地感嘆道:“我真是辭不獲命啊!”儘管身處困境,但伍舉依然堅守着自己的信念和職責,繼續爲楚國的繁榮和穩定而努力奮鬥。
後來,隨着時間的推移,楚國的局勢逐漸穩定下來,伍舉也終於擺脫了奸臣們的糾纏。他的事蹟被人們傳頌不衰,成爲了楚國曆史上的一段佳話。而“辭不獲命”這個成語也由此流傳開來,用來形容推辭不掉別人的任命或要求。它讓我們看到了在複雜的環境中,一個有才華、有志向的人是如何堅守自己的立場,爲國家和人民奉獻自己的力量,儘管會遭遇種種困難和阻礙,但依然勇往直前。
辭不獲命-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