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长商议

成语拼音

cóng cháng shāng yì

从长商议成语解释

犹言从长计议。

典故出处

《水浒传》第六八回[苏定]也道‘梁山泊吴用那厮,诡计多谋,不可轻敌,只宜退守;待救兵到来,从长商议。’”

成语典故

须与郎从长商议一个计策便好。★《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三

成语造句

这件事颇为复杂,咱们别着急做决定,还是从长商议。

成语故事

在古代的一个诸侯国中,有一位智慧且谨慎的大臣叫李恪。 当时,诸侯国面临着一个重大的决策。周边的一个强国对他们虎视眈眈,不断进行军事挑衅,国内人心惶惶。国王紧急召集大臣们商议对策,有的大臣主张立刻集结全国兵力,与强国决一死战;有的则建议派出使者,试图通过谈判来解决争端。 李恪在听完众人的意见后,却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认为此事不可仓促决定,需要从长商议。他向国王进言,说道:“陛下,战争绝非儿戏,关乎国家存亡和百姓生死。我们现在对敌人的情况了解并不全面,仓促应战可能会导致不可挽回的后果。而谈判也并非一蹴而就,需要我们全面考虑各种因素,仔细权衡利弊。” 国王听后,觉得李恪的话有道理,便决定先暂停决策,从长商议。李恪开始积极收集关于强国的各种信息,包括他们的军事力量、政治局势、国内矛盾等。同时,他也仔细研究本国的情况,分析自身的优势和劣势。 在这个过程中,李恪引经据典,以历史上一些因为仓促决策而导致失败的例子来提醒众人。他说:“昔日的越国,在面对吴国的威胁时,没有盲目行动,而是经过长时间的谋划和准备,最终才成功复仇。我们如今也当如此,不可急躁冒进。” 经过一段时间的深入研究和反复讨论,李恪和大臣们终于制定出了一套全面的应对方案。他们一方面加强了国内的防御力量,积极训练士兵;另一方面,派出了精明能干的使者,与强国进行艰难的谈判。 在谈判过程中,李恪等人充分利用之前掌握的信息,巧妙地与对方周旋。经过多轮谈判,双方终于达成了一个相对和平的协议,暂时避免了战争的爆发。 诸侯国因此获得了宝贵的喘息时间,得以继续发展壮大。而这一切,都要归功于李恪当初提出的从长商议。这件事情也让人们明白了,在面对重大决策时,不能仅凭一时冲动或片面的观点就做出决定,而应该像李恪一样,冷静思考,全面分析,从长商议,这样才能制定出最合理、最有利于国家和人民的决策。

从长商议-成语图片

从长商议

其他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