撮盐入火

成语拼音

cuō yán rù huǒ

撮盐入火成语解释

撮以指取物。盐一放在火里就爆裂。比喻性情急躁。

典故出处

元·王实甫《西厢记》三本二折待去呵,小姐性儿撮盐入火。”

成语典故

为是他性急,撮盐入火,为国家面上只要争气,当先厮杀,以此人都叫他做急先锋”。★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十三回

成语造句

他本就脾气暴躁,你还这般刺激他,这简直就是撮盐入火,让情况变得更加糟糕。

成语故事

在古代的一个小镇上,有两个性格迥异的人,一个叫李三,一个叫王四。 李三是个脾气急躁的人,一点就着,就如同那干燥的柴火,稍有火星便会熊熊燃烧。而王四则相对沉稳内敛,但有时候说话也不太注意方式。 一天,李三和王四因为一件小事起了争执。这本是一个小小的分歧,然而在争论的过程中,王四不经意间说了几句不太恰当的话,这些话就像是一把盐,猛地撒进了李三这堆“火”里。李三顿时怒火中烧,脸红脖子粗地对着王四大声嚷嚷起来,完全失去了理智。他的声音震得周围的人都纷纷侧目。 王四一开始还试图解释和劝说,但李三此时已经完全听不进去了,他就像那被撮盐入火的烈焰,疯狂地发泄着自己的愤怒。周围的人见状,纷纷摇头叹息,有人说起了历史上那些因为脾气暴躁而引发灾祸的故事。 曾有一位将军,只因一时冲动,在战场上不顾大局,如同撮盐入火般地做出错误决策,导致全军覆没,最终落得个悲惨的下场。还有一个朝代,一位大臣因为脾气急躁,在朝堂上与同僚争吵,结果触怒了皇帝,不仅自己丢了官职,还连累了家人。 这些故事让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控制情绪的重要性。而此时的李三,在众人的劝说下,也渐渐冷静了下来,他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意识到自己的冲动差点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王四也明白了自己言语上的不妥,两人最终心平气和地坐下来,好好沟通,解决了之前的矛盾。从那以后,李三努力改变自己急躁的脾气,学会了在面对事情时更加冷静和理智。而王四也更加注意自己的言辞,避免再出现类似撮盐入火的情况。 这个小镇上的人们也从这件事情中吸取了教训,他们知道了在生活中要保持平和的心态,不要轻易被情绪左右,以免像撮盐入火般引发不必要的麻烦和冲突。大家都更加珍惜和谐的生活环境,努力营造一个和睦相处的氛围。

撮盐入火-成语图片

撮盐入火

其他成语故事